
台灣PMM在美國
兩個台灣人在美國科技業做產品行銷經理(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 / PMM)的心路歷程及經驗分享。
台灣PMM在美國
EP27 身經百戰的前蘋果、星巴克及沃爾瑪PMM主管 - 上集
這一集我們找來也是密西根校友的筱勤分享她在幾間消費者產品的龍頭公司擔任PMM主管的經驗。她大學畢業以後先是在公關公司工作,後來覺得公關公司很多時候沒有辦法根治最根本的問題,而到了密西根商學院主修行銷與策略。畢業以後擔任過Walmart、星巴克典藏、日本Apple及Yelp的PMM主管,目前在一家新創公司擔任PMM主管。
背景
從公關邁入產品行銷,歷經Walmart 生鮮產品行銷、星巴克典藏(將產品上市到全球五個烘培坊:東京、上海、米蘭、芝加哥、紐約)、Apple for AWS Japan store以及Yelp。目前在Givelify擔任PMM Director。
科技業與消費品的比較
很多共通技能:
- 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
- 設計上市策略
- 帶領跨部門將產品上差異之處:
- 消費性品牌對分析及策略很多架構以及框架,科技業相對彈性。科技業會欣賞你能將這些框架介紹到公司
- 消費性品牌的行銷工具及資源相對較多。科技業資源比較少
- 科技業可以很多 test & learn,但是消費性商品的生命週期太長,做測試的成本會太高
星巴克典藏經驗分享:Less is more
星巴克典藏本身是一個蠻有趣且衝突的概念。重點在於精緻、小量製作的小農,卻要大規模成長。在不能增加小農產量的前提下,所以需要找更多的小農。如何簡化這些大量的產品讓消費者記住,成為一大挑戰。然而消費者拜訪次數有限,根本記不住,最後以對消費者的研究及資料,找到化繁為簡的方法,針對客戶需求,介紹他們真正需要的咖啡,確保主要群組(老饕、嘗新族、限定咖啡愛好者、固定客戶、觀光客)都能得到最適合的產品。
市場研究的流程
科技業做消費者研究的預算會變少。在Yelp需要找到既有(或沒有)預算下作客戶研究的方法。常見的使用者研究方式:
- 傳統的使用者研究
- 店家的Office hours,邀請店家給予建議。
- 透過業務、客服(Customer success)團隊
消費者研究一般獲得成本從$50到$200以上都有。
主管(Team lead)及員工(IC, Individual contributor)差別
主管與員工的工作很大不同,主管重視如何改善同仁工作能力以及設定團隊工作方向,而員工負責交付工作,例如市場分析、消費者分析、上市、策略、內容。
聯絡我們
-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 追蹤我們: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