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钟

普京的俄罗斯 – 阴影中的社会:俄罗斯人到底在想什么?

4min Episode 120

一个不起眼的克格勃特工是如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且最具争议的领导人之一的?在 4 分钟 播客的这一特别系列中,我们将详细追踪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权力崛起之路——从他在苏联列宁格勒的童年,到他的情报生涯,再到他统治期间重塑俄罗斯和世界的关键时刻。哪些事件塑造了他的政策?当前冲突的根源是什么?俄罗斯的未来又将如何?

加入我们,一起了解普京的俄罗斯是如何形成的。🎙️

Support the show

在本集中,我们关注的是任何政权的核心:社会。那么,今天的普通俄罗斯人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对战争、对普京、对国家的未来有怎样的真实看法?为什么我们很难知道他们真正的想法?在一个言论自由可能招致牢狱之灾、媒体受到国家控制、甚至连“战争”这个词都可能被定罪的国家,所谓的“舆论”往往只能从字里行间去解读。

根据官方的民意调查,大多数俄罗斯人支持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但这些数字并不能完全相信。在威权体制下,人们常常害怕说出真实想法。有人选择“安全的回答”,有人干脆拒绝回应。在某些情况下,调查通过电话进行,而受访者并不确定电话那头是谁。这种恐惧本身就成了一种过滤机制。

即便如此,官方叙事的裂痕还是在显现。战争爆发后,数十万人离开了俄罗斯——其中大多是年轻人、受过良好教育、来自大城市的人。他们并不都是政治活动家。很多人只是单纯地不愿生活在一个主动发动战争的国家。也有很多人在征兵动员之后离开,因为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送往战场。这种“沉默的出走”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不满的情绪是存在的,只是未必以街头抗议的形式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在俄罗斯国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内心流亡”。他们不投票,不相信媒体,回避政治话题。这是一种被动但持续的抗议方式——在一个他们已经不再相信的体制中生存下去。也有人选择忠诚——出于恐惧、出于习惯,或者因为他们确实相信国家的宣传。在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官方话语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那里,缺乏替代信息来源,电视成为唯一的信息源。

尽管如此,仍有令人敬佩的勇气闪现。有人在钞票上写下反克里姆林的标语;艺术家在作品中隐藏反抗的符号;有人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句话而冒着坐牢的风险;也有母亲公开批评征召他们的儿子上战场。他们的声音微弱,但真实存在——而且越是被压制,就越显得重要。

如今的俄罗斯社会,正徘徊在适应、恐惧与沉默的反对之间。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画面,而是一幅由各种态度、动机与情绪拼成的马赛克。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应对现实:有人选择逃离,有人选择适应,也有人选择抗争。

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隐藏着关于俄罗斯未来的最大谜题之一:这种“沉默”是否终将变成“反抗”?沉默究竟意味着顺从,还是仅仅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欢迎关注我们的社交账号:4min Podcast,我们在 FacebookInstagramTikTokX 上分享每期节目的延伸内容、地图与图文资料。

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