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兄弟Glassbrothers玻科客

🔹 Glass Bros Podcast|大眾免費版 - EP5《連結大於內容的品牌心法》

Glassbrothers玻璃兄弟 Season 10 Episode 5

Send us a text

我們直面台灣企業對品牌的誤解,從成本與ROI的框架走到「連結大於內容」的長期思維,梳理品牌作為信念與承諾的本質。透過麥當勞等熟悉案例,我們說清情感連結如何打造關係資產,並談及本土品牌邁向國際的關鍵挑戰與方法。

• 台灣企業常見的品牌迷思與成本導向
• 品牌作為信念與情感連結的本質
• Connection over Content 的核心觀點
• 關係與信任在亞洲商務文化中的作用
• 從本土到國際的連結設計與挑戰
• 付費版延伸:國際化案例與具體方法

我們可以留到我們付費版的時候再來慢慢地跟大家分享,從台灣的品牌建立到國際化的品牌應該怎麼建立,還有我們看過很成功的案例,它怎麼成功的


Support the show

玻璃兄弟Podcast 連結:
Alllink: https://alllink.io/rl.hwahsia
Apple: https://shorturl.at/hDG17
Spotify: https://shorturl.at/ilGQ3

Speaker 1:

欢迎来到Glass Bros Asia's Glass and Growth Podcast 从台湾到世界 欢迎来到Glass Bros 在新发展中 传统和既有概念形成了发展未来我是你的主持人Richard Winston從台灣到世界,歡迎來到Glass Bros,在哪裡新興遇到傳統, 以及兩者的想法形成了製造的未來。 我是你的主持人,Richard Winston, 在亞洲最有信心的領導人,

Speaker 2:

更改變領導人,以及你不會聽到的故事。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我觉得是一个我们以前常常讲的东西 可是呢 我认为在经过这几年之后 包括 可能想法也比较沉淀 然后也会比较理解说 这件东西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然后再加上最近看到很多 不管是新闻 或者说我自己本身的一些经历 我认为 我们今天跟大家谈谈 就是怎么样去建立一个 有国际性 然后前瞻型的品牌 品牌这件事情 其实是一个 我认为很难去 在台湾的企业来讲 是一个很难去 把它讲出一个 很好故事的东西 弟弟你觉得品牌 为什么是一个很难去很好故事的东西弟弟你觉得品牌为什么是一个很难去讲 故事的东西

Speaker 3:

因为品牌的概念 在台湾 我觉得很多时候 我们做的东西都是比较 还是在讲求成本 在讲求获利 在讲求所谓的 或者是比较 虚无缥缈或是比较表面的东西那品牌虚在講求所謂的或者是比較虛無縹緲 或是比較表面的東西

Speaker 2:

虛無縹緲表面 不就是大家認為 對品牌在台灣的意義就是這樣嗎 就是很多企業家 覺得做品牌就是虛無縹緲 就是表面

Speaker 3:

行銷就是砸錢 你講到一個重點 因為很多時候

Speaker 2:

你剛剛就直接這樣講你讲到现在也是这样认为不是

Speaker 3:

我说很多 你刚才讲原因嘛 OK OK 讲原因嘛 我讲这其中一个东西是这样子 你们在听 OK 所以我刚才讲了 我刚才讲的是什么 一个是大家在讲成本 一个是看不到投资报酬率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说 很多人都觉得是在做所谓虚无缥�虛無縹緲的東西嘛這三點嘛所以這三點的構成就是說其實跟品牌真正的意義呢 我覺得會變成 一個在台灣大家只看到一個表象 而沒有看到品牌更深層的理向是什麼 所以What

Speaker 2:

does it take to be a brand? 我這樣講好了 就是說What is branding? 對啊 重點是那個品牌它到底代表什么东西 你觉得它应该是像什么样的意义 我先听听看你的发想 你觉得到底branding它到底应该怎么去定义这件事情 什么叫做品牌 什么叫做国际品牌 它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Speaker 3:

我们先从我觉得品牌的话 第一个要讲就是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的意义就是说 当我看到一个品牌 我对它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我觉得它给我的感觉是什么 品牌我觉得讲求是很感觉的东西 甚至你更延伸的话 它比较像一种 belief

Speaker 2:

它是一个信念

Speaker 3:

一个信念 那为什么要讲信念 是因为 很多时候 我们在讲信念的时候 是会跟 有东西做连接 这个连接就是所谓 情感的连接 那像大家比如说 讲 手表好 大家第一个想到什么 老赖 讲素食第一个大家想到什么 麦当劳 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 马上就想到关联词的感觉呢 因为刚才讲到重点 感觉 因为就讲 先从麦当劳出发好了 麦当劳他是不是从小到大 给大家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 比如说他在之前做一些事情 像比如说有快乐儿童餐 大家小时候都应该都有吃过 大部分都有吃过 那在这个东西会在我们的人生成长过程中 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这个印象它就是感情的连结

Speaker 2:

我觉得你好像这几年你真的有成长不少 就是说这个连结我觉得这是一个重点 我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一个品牌 它是你讲对了 我觉得是connectnection over Content 那 最新的 NYU 史腾商学院的 新院长 他11月5号要来台北 然后我要采访他 那其中 他最著名的著作 就是 Connection over Content

Speaker 1:

所以Professor

Speaker 2:

Professor Baha Anand 他是哈佛Business School的 曾经是他的副院长 HBS的副院长 现在到NYU Stern 当纽约史登商学院的院长 他最著名的著作就是 连结大于内容 所以Connection over content 这其实也是在我们的亚洲的 生意里面常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们常常在亚洲的生意场合 或者Asian的family business 我们讲到 你要连结 is more than the numbers 我对你这个人感觉是对的 感觉是正确的 我跟你讲生意的时候 我不在意说我眼前的利益损益跟输赢 我在意的是 中期长期 未来我们可以 彼此更benefit 这件事情 我觉得这个东西是 品牌的精神 也是我们人跟人之间的承诺 所以这个 我觉得很特别的是 因为他虽然身为在西方 可是他当然也是印度裔的教授 可是他可以把 connection over content 这种东西 把他讲得这么清楚 其实在现在来讲 是很难得的 因为品牌 它真的其实 真正的本质就是这样 你在卖什么东西 你卖什么东西你卖的东西你卖的那个物品 其实它不是重要 就像你刚刚讲的 它是一个连结 你用它的时候 你想到了什么东西 你跟它在一起的时候 你会有一种 你跟它有联系的感觉 这就是品牌 品牌就是要做到 有连结感

Speaker 3:

所以你刚才这个 我觉得之后你真的去interview他的话也许可以变成我们podcast的一集

Speaker 2:

我一定会把它做成一集 就是说我11月5号 去interview他 在校会上面interview他 interview完之后 我想要把他的观点 跟大家分享 因为我觉得他在 contemporary 就是现代的社会当中 我觉得他是 在行销跟思想上他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 一个一位教授 也是一位 很伟大的领导者

Speaker 3:

那你哥哥 你刚才提出一个 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概念 就是这个连结是一个关系 就跟我们台湾 不知道讲台湾 华人社会在做生意的时候 常常强调关系这两个字那关系代表是什么这个东西就是 我跟人连结 我跟这个商品连结 它不是一次性的交易 它是长久的 没错 为什么会长久 就是你刚才讲的 基于信任 基于感觉 然后对于未来有发展 彼此会有期待 那我这边就想要 问你一些 关于品牌的问题了

Speaker 2:

好 我觉得这样非常好 对 品牌的问题

Speaker 3:

那你刚才讲到 建立关系 建立连结 那以 比如说 所谓这种 local 本土的品牌 如果想要走向国际化 那从国际化这个过程 像你要从台湾的本土 到比如其他国家来讲 那你这个连结你要怎么去做呢

Speaker 2: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因为从台湾的企业出发到国际上 你必须要做到我们刚刚讲的 Connection over content 其实那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它有一定程度的想法跟思维 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就是说现在很多 我们在做品牌的 不管是企业或是KOL 或是说小型的商家 你要发展一个国际化的品牌 其实最大的重点就是 怎么去建立所谓的连接感 这个连接感要怎么建立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留到 我们付费版的时候 我再来慢慢的跟大家分享 从台湾的品牌 建立到国际化的品牌 应该怎么建立 还有我们看过很成功的案例 它怎么成功的 我们在付费版

Speaker 3:

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好那就把 就是这部分放到付费版 OK

Speaker 2:

玻璃兄弟 我们下次再见

Speaker 3:

拜拜玻璃兄弟 亚洲制造与成长的对话 从台湾走向世界 欢迎收听玻璃兄弟Podcast在这里�造与成长的对话从台湾走向世界欢迎收听玻璃兄弟Podcast 在这里 创新与传统碰撞 勇敢的想法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 我是主持人Richard Winston 带你深入亚洲最有韧性的产业现场 听见改变游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