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度播客 Uprooted
异度播客是由两个同在异乡,却身隔千里的好友共同发起的文化类播客。两个情性相通的朋友,同时困在了一个无法被定义的异度空间里。连线蒙特利尔和巴黎,聊聊各自生活中所见所感,期待遇到感同身受的听友。
异度播客 Uprooted
Ep.029 身在异国,心在小红书:灵魂与身体的地理差距
你是否也感觉到,尽管身体居住在一个国家,心灵却时常游荡在另一个地方?这次我们来讨论这个有趣的现象——灵魂和身体的地理差距。“身在异国心在小红书”这个日常不仅承载了我们的乡愁,也反应了我们与语言、社群、线上讯息的关系。另外,我们还发现掌握多门语言真的便于“精神出轨”……
【关于异度播客】
感谢大家收听,欢迎同时关注我们的Instagram: uprootedpodcast2023。我们会随时更新播客预告和信息。欢迎大家随时通过留言区跟我们互动,或者发送邮件联系至:uprootedpodcast@proton.me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s、Podcast Addict 等各大泛用性客户端搜索"异度播客",点击订阅,及时收到更新提醒。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
大家好,欢迎来到一度播客,我是陈
Speaker 2:大家好,我是燕
Speaker 1:今天这一期我们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是我和燕刚刚非常头脑风暴出来的 也非常有趣的话题 就是灵魂和身体的地理差距 燕你先说一下
Speaker 2:可能这个term 是我们刚刚编出来的 可能需要稍微解释一下 什么叫做灵魂和头脑的 身体的地理差 意思就是说 我们现在虽然人在一个国家 比如说我是在法国 然后陈你是在加拿大 但其实我们在日常关注的资讯 我们最了解哪方面的潮流的这个国家 却不是我们身体所处的国家 比如说拿我来说 我觉得虽然我已经在法国搬来三年多 但是你要问我法国什么最流行 我其实说不太上来 但是如果你要问我 在中国国内什么流行 我倒还可以说出来 因为我每天关注的一些资讯 比如说小红书 是我每天必看的一个社交媒体 导致我对这个国内的趋势的感受 或者是跟得上 跟得上或跟不上节奏 反而要大大高于 对我所生活的巴黎的这个 理解要高很多 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叫做 这个灵魂和身体的地理差
Speaker 1:是的 我觉得这一点就是与我来举例 我就像刚才你说的 我也很有功名 就是我现在在加拿大生活 但是你要是问我 有些事情 比如说关于政治啊 经济啊 文化啊 这些流行趋势啊 我真的也不是很清楚 但是呢 我对加拿大的了解 可能跟我了解 就是每天发生的一些时事 比如说美国发生了什么 英国发生了什么 就是我还是知道的 但是我并没有 因为自己生活在这儿 对这里的每个细节了解的 那么那么 就是浸泡一样的多 对 然后我相反 我觉得我的精神生活 还有很多连接是跟法国在连接 就是这是为什么
Speaker 2:我也不知道 感觉法国的流行 你要知道的比我更多
Speaker 1:对 然后这个就很有趣 然后我觉得 然后从中 比如说你刚才提到小红书啊 或者是中国大陆的一些趋势 我真的是已经跟不上了 然后我也曾经试过 但我真的觉得力不从心的感觉
Speaker 2:所以我们就发现这个点很有意思 因为这个好像跟大家常理的理解不一样 而且我也觉得这个深深是觉得 这个应该肯定就是 就是互联网或者社交媒体造成的 因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 这是觉得是不可能的 但是因为有互联网的存在 其实人处在哪个地理环境位置 和他的文化的浸泡 竟然是可以分割的 对
Speaker 1:而且我觉得一开始吧 我们聊天的时候 假设是说 是不是我们跟 我们精神世界跟哪个地方 或哪个语言连接是因为我们不想跟那个地方 或者那种文化有割断 然后也许跟目前所在地 身处的这个地方的融入 我们以前也聊过 是不是我们没有特别特别care 说我一定要融入 然后给自己很多压力 也没有 所以可能 这是我们一开始的假设 对 然后 但往后聊聊 可能也不是 像比如说刚才 那个燕妮举了一个例子 我觉得很有趣 好像是你带了一个 什么首饰 然后
Speaker 2:对 就有一次那个 因为我有段时间非常迷珍珠 然后这个迷这个潮流 完全是来自于小红书 因为大家都知道小红书 它推就是 如果你开了一个关于珍珠的帖子 它就会给你推20个 那你的这个 你下一次就会 或多或少会被它牵引那有段时间我就非常迷珍珠 所以我就会买很多珍珠像的 有一次拍出去拍照的时候 把这张照片发那个朋友圈 然后有一个我国内的朋友就跟我说 原来珍珠风这个也传到了巴黎 然后我心里就在想 其实并没有我其实并不知道巴黎人或者是法国人 他们流行什么样的首饰 只不过我这个穿着 完完全全是来自于中国
Speaker 1:然后当时就体会到 好像有个差距 对
Speaker 2:然后我就在想 对啊 我就会在想 就别人看来 因为我在巴黎生活了三年 我肯定代表的是法式 法式流行对吗 是法式的搭配 其实我心里根本就没有 这个让我感觉 非常非常深 因为比如说 我当时就知道 我虽然搬来了巴黎 但是我其实完全不会很care 法国流行什么 因为我觉得我就是我 我会还是跟之前 比如说我在中国我之前一直是走比较 日式街 就是那种极简风嘛 而且我很长的时间 我不在巴黎买衣服 其实你的穿着的风啊 什么是跟 也会取决于你在哪里 买你的衣服一样 我还有段时间会经常 还是会在比如说我国内带过来的衣服然后继续在网上买 日本的衣服 所以就造成我其实 我虽然在巴黎生活 但不代表我就会接受 所谓的这个法式流行风 所以确实有这样的一个差
Speaker 1:你提到这个穿着 我也有这个感觉 就一个例子 我现在想起来就是 确实我搬过来 其实我在这里六年了嘛 然后我之前生 就是 嗯 在的这个公司全职的工作 也是跟时尚天天打交道的 然后 而且我们有公司的内卖是 打折嘛 然后半折这样子 但是 比如说我 我去公司的一些穿着 或怎样 我的同事 因为他们都是非常非常 into fashion的 就是穿的也非常小众 非常有想法 但他们就会觉得 你这个衣服 不是咱们网站吧 然后 他就说 这是哪买的 然后我就想 当时那件 是我在巴黎一个小店里面 淘出来的 就是他们就一眼能看出来 我自己也没有印象 然后当时我就会觉得 也许是 他们对我身上的投射 他们就这个人曾经在巴黎生活过 然后怎么怎么样 然后也许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 我我自己穿着是有一些痕迹 我自己已经看不到的 对
Speaker 2:所以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而且我会主观上 我会不想去靠拢所谓的法式风 因为我觉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会觉得 大家的这个体型也不一样 大家整个的脸都不一样 为什么我要向他们去学习 就是去穿他们的衣服呢 我也会有这种 这种感觉 我可能会有意的要去避开 要保持我自己的风格 所以我就会 我也不知道 现在拿出来说 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但当时就是这样做了
Speaker 1:是 往往都是我们没有意识 就下意识了 就这样 就是自己嘛 对 然后我觉得我们可以说一说 我们到底是从什么地方 进行这种精神世界的浸泡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一些社交媒体 比如说我们在 比如在Instagram上 小红书上关注了谁 其实也决定了我们在哪里浸泡 在哪个圈子里浸泡 对吗 对对对 所以我觉得 然后刚才我看了一下 我的ins关注的就是 几百个人里面 有可能70%是法国的这个 甚至是巴黎的这个圈子 可能是文化的圈子 或者是一些平权的圈子啊 或新闻啊或什么 就确实是不一样 然后还有可能我们 关注的一些时事啊 一些平时没事听的一些podcast呀 然后 其实就是我们私人生活 跟工作的区别 就是你闲下来放松的时候 会去关注什么
Speaker 2:对 我觉得我的那个 我的信息 资讯来源刚才也说 全部来自于小红书为主 当然还有微博 重度重读者 曾经想过阶段 但是没有办法 但是我觉得我也应该 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工作的关系 因为我觉得我 我虽然身在法国 但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还是跟中国有关所以我会也会强迫自己去去去关注 但这也是我的乐趣 就我还是非常关心国内发生些什么 因为我们我们其实在做播客时候 也会有时候去对比不一样的国家 这些一些动向 所以这个是我比较感兴趣的 所以我会也会继续去看然后跟国内的同事 或者朋友聊起来 也会就不至于就被又抛到 就是被落 就可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这还不至于 所以这个 所以这个我会 我觉得是有原因 而且也是因为我时常一直在关注 小红书 或者是微博一些国内的动向而且也是因为我时常一直在关注小红书啊 或者是微博一些国内的动效 也让我觉得我每次回国时候 不会觉得好像隔了很久 或者有这种隔膜的感觉
Speaker 1:对于中文这个群体或精神的浸泡 我的体验是说 我会从可能从18年 我到了加拿大开始 就我会去关注 更多关注繁体中文的一些报道 然后就是把自己的 自己跟中文的关系 变成跟华语圈这个关系 就是 就是不只是大陆 那我们华语嘛就是散布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所以我觉得对对变化只是说从简中变成了繁中的一个变化 对
Speaker 2:对 然后其实我们刚才有说过就什么渠道嘛 就比如说 我虽然生活在法国 但是比如说你觉得我应该去关注什么样的人 然后或者去听什么样的podcast来了解法国的一些时尚和潮流我根本就不知道去关注什么样的人或者去听什么样的podcast来了解 法国的一些时尚和潮流 我根本就不知道去关注谁 我是一个摸瞎的状态
Speaker 1:我理解 我很有共鸣 因为我现在想一想 在这么六年了 怎么我也不太关注加拿大这边了 东西也是无从下手因为之前我ins关注podcast一些关注加拿大这边的东西就是也是无从下手 因为之前我ins关注啊 podcast一些关注的 都是我之前从法国 这个生活的继承下来的 所以我知道滚雪球一样 我知道去关注谁 然后我好奇心也有 然后我就觉得 哎他又说了什么 然后他最近又在什么圈子里 我就会去跟随这个动态 然后在这边 就是除了一些基本的时事 一些政治 一些经济 我觉得甚至local的人 因为我有当地的同事 他们我觉得也是 不管住的
Speaker 2:对
Speaker 1:然后可能是我的同事 是这样啊 就他们 可能是个移民国家 还是怎样 就他不会说 locally我们关注谁谁谁 我们看什么什么 就可能像你说的数码世界 现在这个币很少 没有真正隔离的东西
Speaker 2:对 所以真的想要去做 我就会觉得无从下手 而且我还觉得还有一点 就是本来你跟我说 你有很多关注的 法国的博客博主 我其实想 那是不是让你给我推荐两个 但是我这句话就有没有说 因为我发现 除了我不知道无从下手之后 我觉得我还有一种 精神上的排斥
Speaker 1:因为我真的给过你一些 对
Speaker 2:确实给我一些podcast的 那个类似 但是我真的平时 如果说podcast 我法语听得非常非常非常少 因为我现在会觉得 我们之前也聊过 工职场上的一些问题 我们将来可能还会继续再聊 因为我觉得我 对我来说 法语就是我的工作语言 它并不是我生活的语言 因为我现在是喜欢 把生活和工作分得非常清楚 所以我就本能的 我的潜意识里面 就会希望 我把这个法语去contain起来把它隔离起来 法语就是我在上班时候用的语言 我不允许它出现在 我的下班的时间 我觉得它会污染到我的个人生活 所以本能上我又会排斥 法语的各种资讯 包括播客呀 甚至电影 我其实之前是非常非常非常喜欢 法语电影的 这也是当时为什么 我会开始学法语的一个原因之一 但现在除了一些历史剧 我觉得没有问题 一些法国的就是时装剧 一些现实的一些剧 我已经没有办法看 因为首先我觉得法国电影的 也是非常写实的很多电影聊的就是日常的生活我觉得我已经没有办法看下去
Speaker 1:对 就是创伤之后 BPSD 对
Speaker 2:我觉得不能让 因为我觉得工作一定要跟生活分得非常非常开 这是我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 甚至我会把我穿的衣服都分得很开 就我平时是绝对不会去穿 我工作穿过的衣服 基本不会 这也是我一种 对自我切割的方式 所以语言也是成为了一种 所以从自我的这个 生理反应或者是潜意识下我会拒绝在生活中使用法语 说来好像还挺矛盾的 因为我就生活在法国 你怎么可以逃得过 对吧 但是就像那个 其实我们刚才讨论过 但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是一个社交媒体的时代 而且是一个virtual和reality其实这个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时代 这是使这样子的行为变成了可能 你真的是可以生活在一个国家 但是你的灵魂是生活在其他国家 或者甚至不是一个语言 是完全有可能的 法语只是一个某身的一个工具而已 并不是你兴趣啊 或者享受生活的一个东西
Speaker 1:我觉得所以 我觉得咱们聊到最后 除了情感上的连接 其实我们对语言的这个浸泡 也是有一个pattern 就像你说的 法语是你的工作语言 对我来讲 英语是我的工作语言 所以我也会觉得 我如果在下班 或者是我的感兴趣的时候 我想自己 做我特别放松的事情的时候 我会下意识的去 避开英语
Speaker 2:太有意思了 我跟你就是反的 英文我的podcast基本都是英文 英文是我放松的语言 它是我了解 而且我本身也非常喜欢英国和英国历史 它是我的兴趣 它是我的爱
Speaker 1:是的 比如说我的podcast 我看的直播 然后我看的直播然后我 我看的书 闲书 都是法语的 当然还有中文的 但是中文是by default 我肯定是这是我的语言 就不用说了 但是第二种语言肯定是法语 因为我觉得我一听英语播客吧 就是我在 严肃 对 非常严肃的做一件事情
Speaker 2:好有意思 我觉得这个我们的讨论时候 我们觉得这个点真的很有意思 就是语言其实或多或少 带有了各种属性 对吧 就比如说 法语对我来说是谋生的语言 它是一个生存工具 它是一个工作的一个工具那对你来说相对呢就是英文 所以我们 但是英文对我来说 因为在家里我说的比较多是英文嘛 那就是生活的语言 是我兴趣的语言 是我的兴趣所在 也是我生活的语言 也是所谓爱情的语言嘛 对我来说是很放松的这个对应就是法文
Speaker 1:对
Speaker 2:然后中文当然就不说了 这都是我们的母语 没有办法割舍 但同时中文也会 也是对我来说有很多兴趣 也是从中文出发 比如说我关注那些中文的 小红书上中文的事情 这跟我的工作是有关但是它代表了我工作中有意思的一个部分 所以我也完全不会排斥它 所以很有意思 当我们在说多种语言的时候 每个语言都有了 它自己的属性 它的意味就不一样了
Speaker 1:对 跟我们个人的经历 也是紧密相关的 像比如说提到双语 这件事情啊魁北克是一个双语的地方 就是英语跟 法语 真的是同时在出现 然后这里就是 大街上任何一个人 除了年龄非常大的人啊 他出来就是 就是说出来的话 你最开始无法判断 他到底是法语母语 就法语和英语 哪个更偏重一下 就流利到这种程度 然后也没有什么口音
Speaker 2:有口音吗 不是我说的是就是说
Speaker 1:比起比如我说出来法语 他们一下就听出了 我是法国的法语 但是我不是说的这种口音就是说比如他们说出来法语他们一下就听出了我是法国的法语但是我不是说的这种口音 就是说比如他们说英语 和他们说法语的切换 特别自如 自如到你无法判断 这个人到底 他的第一语言是什么 就不会像比如说 很诚实的 我觉得很多法国人 说英语法语口音非常重
Speaker 2:就是你能 那是 听出来 那是那是 对吧 对 我一直觉得 要听懂 法国人说英文的前提是 你得懂法文 是的 所以
Speaker 1:所以这边是一个 双语的语 就是地方 就是这样的 但是 我会觉得 我我地方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会觉得我即使生活在这个地方 我只是把英语觉得 我在这儿练练我的英语 它越来越流利了 但是只是我上班的一个筹码 一个presentation的语言 然后我把 我另外的一个 英文播客的作用 就是每当我非常重要的 presentation 在工作中的时候 我就会先听一听英语播客 把我自己的英语句法 复习一下 我的语境带一下 语感带一下 然后我保证今天我的英语 是我最棒的水平 它只是这个功能
Speaker 2:好有意思 说到这个我也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 其实我从来没有在一个 任何一个英文国家生活过 英语国家生活过 但我的英文就是 不知道为什么就会很流利 这可能出于我对英国 或者是英语世界的爱吧 应该是呢
Speaker 1:而且这是你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个 对
Speaker 2:这是我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 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 家里用的语言吧 对 是可能是这样子 而且本身我喜欢看的剧 包括追剧的话 我也会追英剧 英剧为第一然后美剧包括追剧的话我也会追英剧英剧为第一 然后美剧为第二 而且我确实会 确实很喜欢这个语言吧 而且我现在 我们现在这么一聊 我突然就能够理解 为什么我会这么喜欢 英国和伦敦 会一直去
Speaker 1:因为你真的是一直在去 怎么又去了 对
Speaker 2:然后又要再去了 因为我可能就觉得 因为我从来没有在一个 英语国家里面生活过 然后就是 就回去一个说英文的国家 就好像回老家的感觉 有种回家的感觉
Speaker 1:有趣有趣 因为真的是你亲密关系 你自己休闲的时候 你爱这个语言
Speaker 2:对 去英国就很放松 就很放松 因为法国就会 法语就会夹杂了很多 其他负面的情绪在里面
Speaker 1:哇 好好有意思 但是我现在不由的想到 那我以前 就是我搬来这里之前 我是在用法语 也工作的 我为什么不排斥呢
Speaker 2:可能那时候 你还比较enjoy这个工作
Speaker 1:不知道 也许是因为就是 就是私下 说的比较多 关系对对对 都是也是我家里的语言 对
Speaker 2:对我觉得这肯定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你的家里都说法文的 那我的家里说的就是英文 有时候也会说中文 所以我觉得这个 所以法语对我来说 真的就纯纯的是工作的语言 而且我不知道 我觉得还有一点 就是我有时候会觉得 我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 这个好像也有研究证明 就是人格会变 是的 对吧 而且因为法语 它是一个我经常在工作时候 说的时候语言 我自然而然在我说法语的时候 我觉得我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一个 一个一个行为 就好像戴上了一个面具 我不是我本身的这个人 我会自动切换到 那个人格里面去 但那个人格不是我的本格 所以我就会比较累
Speaker 1:这个就说通了 因为就是你要 你那个人格是你在工作中的自己 然后我们之前也聊过 就是会跟你的性格差很多
Speaker 2:对 就那种 但是在说英文的时候就不会这样子 因为我觉得 而且我说的英文 它是比较 它不是一种纯粹的 跟一个国家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它可以是英国 但它也可以是美国 但它可以是其他国家 然后就会 他的背后有很多 不一样的一些 一些联系到的东西 就不会有一种 特定的人格去带着他 而且为什么 我会那么喜欢去伦敦 也是因为我觉得 在伦敦相比在法国 就比较少的抱怨 就整个的气氛 是更加向上的 所以也会 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到我然后就通过英文影响到了我
Speaker 1:所以就是说 这个语言和你搭配的这个 在这个语言中的这个人格 跟你的心情也是有连接的 然后让你自己投射到这个心情里 确实你都下班了 然后你再放松了 为什么还要引入这些烦恼呢
Speaker 2:对 就本来有个很好的机制 我觉得这是我们的得天独厚的一个功能 可以去切换语言 然后通过把一个工作语言contain起来 然后不让这种工作情绪带到你的生活中 为什么要放弃这种 放弃这种那个advantage呢 对吗 是 嗯
Speaker 1:那跟中文 就是 比如说我自己吧 我有时候会明显的感觉到 比如我之前工作呀 然后我的生活呀 我平时的一些社交啊 就是我会很久不说中文 嗯 然后对吧 然后我就会觉得 有一种想念的感觉 那当然我比如说跟父母联系啊 跟朋友联系 我们会说中文 但是你就会突然觉得 好像好久没说中文的感觉 然后这个时候我会觉得 那比如说我看的新闻 我看的媒体 我看的书 是我这个情感连接的一些纽带 我一定不能放弃它 所以这是我们的情感基础
Speaker 2:我觉得在这个点上 就是想念这个事情 我觉得中文还好 我觉得是上海话 方言 特别那段时间 我不知道陈妮有没有看 有一个很火的 护语电视剧叫 繁华
Speaker 1:繁华
Speaker 2:不不不
Speaker 1:繁华
Speaker 2:繁华 繁华好像是 讲到上海的事情 然后他第一次 推出了 普通话版和会议版两个版本 然后我就去看了这个电视剧 其实这个电视剧本身 我没有特别特别喜欢 我觉得 但是就是因为他上海话 我就会突然觉得特别亲切 而且当时我有段时间 就特别想说上海话 然后我就突然发现 没有人可以跟我说上海话 你父母 对只有在我跟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可以说 没有其他人可以跟我说上海话 就是如果说普通话 我这边还有些中国的朋友可以 但是说上海 就上海朋友就更少了嘛 当时我就一种非常非常eager想要说上海就上海的朋友就更少了当时我就一种非常非常 一个人想要说上海话 这个点是我感受比较深的 而且之前还有部电影 叫爱情神话 它也是一部护语的电影 就那个时候就突然触发了 我思想的情感 就真的很想 因为我突然就会意识到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说 上海话就很想 很想到处找我在这边认识 仅有的一些上海朋友说上海话 但是其实你知道 现在的这个关于方言的这个事情 就是哪怕很可悲的事情 就是哪怕我们是两个上海人 在这边说话 我们有可能用的还是普通话
Speaker 1:是吗 就是OK 不由自主的
Speaker 2:就习惯了 就习惯了 所以这个点 就想念这个点 我觉得说上海方言 让我去记忆有性 而且非常深刻的一个感受
Speaker 1:反正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点 就是在语言中 我们获取的信息是一部分 但是可能这个语言 给我们大脑啊 我们的人格的塑造 确实是这个 有一些人科学和硬科学 已经研究过 确实我们有不同的人格 这点我记得 我上个月跟几个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 我们还聊到这件事情 就是他们就说 我们很好奇 你在中文里面 那个性格是什么样的 我说对啊 你们永远不会知道
Speaker 2:永远是不会知道 对 就好像 而且我觉得 这不单单在语言 方言里面也会一样 我说上海话的时候 又是一个人
Speaker 1:这个就是很棒 我就很羡慕
Speaker 2:对 因为北京话 因为你是北京的 北京话和普通话差不多 差不多
Speaker 1:但是比如说我跟我的发小 就是我跟他聊天 会说一些很北京的表达方式啊 或者一些reference 比如说我会看 比如看一些话剧 经典剧目 比如说什么茶馆啊
Speaker 2:骆驼降子 骆驼降子骆驼降子对
Speaker 1:就那个是一种非常 怀念怀旧的感觉 所以有的时候 我会去在网上看茶馆
Speaker 2:那就跟我看繁华是一样的 对对对 去感受一些 当小时候说的话 就你的 其实我觉得方言 现在小朋友已经不像 但是要知道 我们在刚刚成长的时候 开始说的话 肯定是方言 是上海话 而不是普通话 普通话对我来说 已经是第二语言了吧 然后那个 说到那个就是 我们为什么总会 排斥自己 所在国家的这个 资讯也好 资讯 就说到那个 就我们不想 就是我们都好像有一种 就是心灵身体差 地理差嘛 就好像我们为什么就 反正就好像还是 比如说我还是留恋在 中国的这个这边 然后你是在法国 我们好像对自己生活的国家 就有那么一种不屑的感觉 那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 然后我自己也在 就一问自己 然后我们前面也讨论了吧 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 可能就是我真的 一个是我们找不到一个好的渠道 对吧 我们也说了 我们觉得有一种 如果在社交媒体去找的话 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那如果去看那些传统的媒体 比如说新闻 我也是万万做不到 我觉得法国的新闻 让我不能够接受 我们刚才也吐过草 我经常会跟大家吐槽 我说法国的新闻 永远都是一个都一样 就是它违背了 所谓新这个字 因为每次它的开场 它的中间和它的结尾 都是固定的资讯 可能就是里面的 具体的资讯内容不一样但说永远都是同样一件事情 开场总是一个自然在海 无论在哪个国家 当中就会说一些超市的 这个东西的价格 汽油的价格 然后说一下降了还升了 然后最后一些小的一些 哪个城市 一些奇奇怪怪的生活的这个事情导致我每次会觉得有一种为什么我要浪费这间 每次要干同样的事情的那种感觉 哪怕有时候我会 有一次我改个六个月没有看新闻 当我再打开电视的时候 我会在想 我看的是六个月前那个新闻吗 还是今天的新闻 对
Speaker 2:然后知道这个事情 我就就完全不想再看新闻 那这个是就比如说是 镇上电视台的一个 就好像每天晚上 中国每天晚上六点钟 那个到六点半的一个时事新闻 那法国还有一种电视台 他全天都是滚动着新闻资讯 一个首先他经常是重复的 我就不说了 还有就是他会有很多 找一些人过来就争论 就为了一些不能观点争论 其实争论我是很喜欢 因为我这个人本身 是比较喜欢争论的 我也比较喜欢看这种 所谓的debate争辩 但是我很受不了法国人的对白因为他们是比谁的嗓门大 用我的声音 压过对方的声音 这样的争辩 然后等了半天 你也不知道 他们在聊什么
Speaker 1:对 而且打断对方说话
Speaker 2:对 经常不让别人 把话说完 这个是 这个是 让我觉得 不太能够接受就是你到后面你在想你真变你到底真变啥呢 然后moderator 也没有办法 去很好地控制这个场面 好几次了 然后我也就放弃了
Speaker 1:所以我觉得这种 比如说像我 现在确实 我都不看电视 那可能你说的这个 就是说法国传统 就是电视嘛 你的cable啊或者是那个box里面的那些很多很多电视台 但是很多 这是属于传统媒体 它的一些剧本 所谓的都是大同小异 所以我觉得 就是我们消费媒体的 一个时代已经变了 所以我们可能 就是我们同龄人 或者比我们年轻的人我们不去消费传统的媒体 对 然后我觉得提到 在所在城市的一些 所谓不融入 或者无从下手 我的一个感觉是说 我会想 可能这是有时差 我觉得我目前 我生活在这里 我自己有很 我可以去 用我的身体 我的眼睛 我的手 我的鼻子 我的五感 去感受这里面的生活 而不需要通过一些媒体 去了解 所以 但是肯定这个是我自己的一个bias 就是一个 就是不是很正确的答案 但是我觉得可能是 我下一世就会觉得 我可以去亲身体会 所以我有大部分的时间 我有很长以后的时间 我可以越来越了解 但是虽然说这样吧 但是六年之后 还是不太了解 所以我觉得我的下一步 我真的是觉得 我希望我去 慢慢的去 着手慢慢去进入 这个体系 这是我下一步的愿望
Speaker 2:对所以这也给我们带来 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到底我们要 怎么才能了解一个城市 或者一个国家 以前我们总觉得 在这个地方生活过 肯定是最最好的方式 最最 但现在我觉得时代 已经完全不是这样子了 这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个概念 因为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 既有现实社会 也有网络的 这样双重的一个世界里面 你光光了解现实的东西 已经远远不过 因为大家现在更倾向于 可能在网络上去更多的表达 所以这可能是 这可能就是让我们觉得 我们没有办法 是通过在生活这个 生活在这个城市或者国家 来了解这个地方
Speaker 1:对 而且我觉得 可能第一是 我们虽然人在这里 但是可能还是需要一些人带路 比如在虚拟世界 线上的生活中 那我们这条路没有趟出来 那就没有 那因为可能 没有人带领我们 然后就越来越难 就是让你觉得 本来我生活中 有一堆事情 什么开户 办家呀这那的 就已经很难了 然后这些精神上的 可能是在 就是身体 然后生活settle过了 才会去想的 所以我觉得 虽然几年过去了 但是总比不开始好 所以有可能 我会觉得 下一步会从这边入手 就跟其实两个人在一起 精神 精神也不一定在一起 怎么说到这个跑题了呢 对的
Speaker 2:精神出轨 我对法国精神出轨了 是的 所以你已经准备好要开始接受他 我还没有 我还没想好
Speaker 1:你可以再考虑一下
Speaker 2:我觉得 我觉得 你现在问我 我肯定是不会 因为我觉得 我逃都来不及 但这并不代表 我不喜欢巴黎 我觉得这有一个 很矛盾的地方 就这样说下来 好像很矛盾 就大家会觉得 那为什么我要住在巴黎呢既然这样讨厌 但是这真的是很矛盾 我非常喜欢巴黎的文化 就法国的文化 这边的精神的社会生活 非常非常丰富 但是呢 听到法语会有一种 PTSD就是逆反的兴趣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种矛盾
Speaker 1:你说的这个矛盾 在我身上 也一模一样的体现 就我这么喜欢这个圈子 这么喜欢这个城市 我为什么不在那里生活 就我完全有机会 在那找到工作 对吗 我为什么就不在那生活
Speaker 2:就是你一定要保持这种long distance
Speaker 1:relation对所以这个情感呀 是非常复杂的
Speaker 2:真的很复杂 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够完全了解我们自己 是 或者就是有一种 我觉得法国很多这种 就是又爱又恨 相爱相杀 我觉得可以 我对我法国的这个情感就可以理解成是相爱相杀我觉得可以我对我法国的这个情感 就可以理解成是相爱相杀 所以它是一种非常passionate的情感
Speaker 1:是 像比如说现在我会 我会偶尔去想 哎呀 我生活在巴黎的时候 我每天晚上就可以去看什么什么东西 然后白天去看什么东西 确实就这种文化生活 在这边是相比来说少一点 而且巴黎对于我来说 它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 你的这个房子 你自己住的房子都是文物这种 然后但是我就会想 那我这种怀旧的感觉 是不是自己作出来的呢
Speaker 2:就为什么不去呢
Speaker 1:但是我还会觉得 那可能也是距离产生美 我会觉得 我希望它在我心中 保留的是这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Speaker 2:跟你初恋的感觉是一样的 不要再跟初恋重逢 不然你以前美好的 那个倾向会打破 是的
Speaker 1:可能是这种感觉
Speaker 2:哎呀好有意思 我们今天聊了一个 我觉得只有我们两个 能够想出来的话题 这个细微的这种感情的 这种nuance 估计只有我们能够体会到 还拿它出来说事 做了一集播客
Speaker 1:但是我觉得 也许在世界上 别的角落的某一个人 听到我们的播客 他会有共鸣 因为可能他也是 游走在不同语言之间
Speaker 2:不同文化之间 对
Speaker 1:然后精神出了轨了 也有可能
Speaker 2:对那如果文化之间对然后精神出了轨了也有可能对 那如果在听到我们的这个播客的 听友 如果有类似的这个情况 欢迎跟我们来交谈 我们也是非常非常好奇
Speaker 1:是 好的 那我们现在就聊到这里吧 欢迎大家我们跟我们互动 可以去帮我们 发邮件或者关注我们的 instagram 那我们下期再见咯 拜拜我们的邮箱地址是也可以在苹果播客 Spotify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 请在苹果播客给我们无情好评 期待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