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度播客 Uprooted

方便与不方便的双向奔赴 Ep. 053

异乡人见闻

这期我们从社交媒体上激烈讨论的"双向奔赴"这个概念出发,聊聊生活的"方便"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巴黎地铁的创新设计与工期漫长形成鲜明对比,引发我们对"现代化"定义的思考。当中国城市以"一年一个样"的速度发展,欧洲城市则以自己的节奏前行,保留历史建筑同时融入巧思设计。这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不同的价值选择?

从支付方式到外卖服务,再到餐厅体验,我们讨论了便利背后隐藏的社会成本。快递员的高压工作环境,平台经济下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以及"顾客就是上帝"理念的反思,或许这种服务关系中也有被忽视的人性一面。

或许最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到底需要什么程度的方便?即时满足真的带来更多幸福吗?当我们能够随时获得想要的一切,期待和珍视的能力是否反而在减弱?

【关于异度播客】
感谢大家收听,欢迎同时关注我们的Instagram: uprootedpodcast2023。我们会随时更新播客预告和信息。欢迎大家随时通过留言区跟我们互动,或者发送邮件联系至:uprootedpodcast@proton.me

你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Google Podcasts、Podcast Addict 等各大泛用性客户端搜索"异度播客",点击订阅,及时收到更新提醒。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


Speaker 1: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一度播客,我是陈

Speaker 2:

大家好,我是燕 我们好久没有更了 要不要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

Speaker 1:

是的,因为最近两个人超级的忙 一直在不同的地方移动 然后呢 回来以后也要为这些出差之后去工作 所以实在是没有时间更

Speaker 2:

对对对 但是现在好了一点 然后我们也想到了一些新的话题 来跟大家分享

Speaker 1:

今天我们聊聊一聊 关于方便和不方便的这个话题 是因为一个很有趣的概念 燕你说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Speaker 2:

就最近好像在网上 或者在国内的媒体上流行了一个 叫做双向奔赴的词汇 这个词汇之前是形容 就是说两个人朝着同一个目的地 从两头奔到当中来相会的这样一个情形 通常也会说一对情侣如果是双向奔赴的话 就他们两边都是有意思的 但是最近呢 就是这个term被用到了 就关于中国和欧美国家之间的一个差距的问题 因为之前我们一直就会说 我们会可能在多少多少时间会超过欧美国家 那以前可能会设定一个时间 就是我们会超过欧美国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面 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发展的加速度 是大过他们的 这也是有数据支持 就不论在GDP上啊什么的 但现在这个状况奔赴的 这个概念引进 就是说不但我们的加速度 是大过欧美国家 发展的这个加速度 同时呢欧美国家 他没有 就没有 不但没有那个继续的发展 而是在退化 所以他们就是有反向 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 所以一个很形象的说法 就是双向奔赴 就是我们在向前 他们在向后 所以我们赶超欧美国家时间 以前可能需要五年 因为双向奔赴 那就可能只需要2.5年 就这样的意思

Speaker 1:

就是大家拥 就是在中间拥抱的 对对对 就是不但没有往前 反倒向后 或者停止不前就是向后 对

Speaker 2:

所以当时 我听到这个概念时候 一开始我觉得好像还挺有道理 因为其实 当然网上就更不说 有说很多的帖子都是关于 就是比如说 对欧美国家的去昧啊 来了之后才知道 这边是这么的落后 这么的破不现代化 然后非常不方便 然后这么多年呢 就是大家对欧美的印象 就是还是那个 比如说30年前这个印象 这么多年没有变化 没有改进 一开始时候我还是有一点同意 因为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 在有一期节目里面也聊过 因为我们全也一样 因为我们在20多年前 也在法国生活过 当我20年后再回到法国生活的时候 我有时候会发现 有些东西都没有改变过 就比如说电视的节目 居然还是那个节目 恍如隔世对对对怎么的节目居然还是那个节目恍如隔世 对对对 怎么这个节目 我上学时候很火 过了二十多年 它居然还是很火 还在演 就会有这种 感觉不单单 哪些房子什么的 没有电 商店没有变 连节目都没有变 当时我就会有这种感觉 但是其实细想特别是我最近一段时间 确实也感受到了 就是我不说其他法国 其他城市 我就说巴黎的话 它的一个城市的发展 其实是有的 可能没有像国内那种 一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那么快 但是它真的还是 以它的节奏在进行 我最对我冲击比较大的 是我最近做了那个巴黎的成绩快车线 一线他又往东延延长了好多好多一段 本来我是做不到一线的 所以现在我也能够做到一线 给我感受就是那些新的站台 真的非常非常的美 而且它的现代化 就跟国内造的新的站台 有很大的区别 就是我不知道北京怎么样 那上海的那些地铁站 很多都是意大利式铺地 就很光滑很光滑 就很有反光的 然后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干净 然后又是这么neat 墙壁呢也很多是大理石的面板 有可能也不是大理石 但是磨得很光的 这边就会有很多很奇特的一些装饰 有时候它会有点像brittle list 就粗野派 直接用水泥 去出一种感觉 但是它绝对不是 让你觉得很破 它是有设计在里面 或者就是一些 非常futuristic的这种装饰 还有就是 站台做得非常高 非常大 然后也很注意 用光的引进 就比如说在一个地铁站 它会整个把路面一块 做成透明的 这样地铁里面的光就能 自然光就能下去 然后在外面 你也可以看到下面 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一些 巧思设计 巧思的设计 来打造这个空间 和这个取光的一个考量当时还 真的是让我非常震撼 包括换成也相对 比较方便 所以我当时就会让我引起想法 我就觉得 并没有大家所说的 停滞不前 反而他是以他自己的节奏 和他的审美 或者什么在前进 也许这个施工时间真的很长 我觉得可能还挺长的 我没有具体的感觉到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非常非常美的

Speaker 1:

所以你的就是这个发现让你觉得 即使巴黎这样一个非常老牌的文化故都

Speaker 2:

对对对

Speaker 1:

也是在现代化 只不过它的速度没有那么快

Speaker 2:

对 它的速度是没有那么快 而且它可能从外面来看 是比较subtle的 就可能你在路上你看不到 但你突然发现 诶 这有跟 就是多的线你可以做了

Speaker 1:

Speaker 2:

因为巴黎的城市 它整个城市规划 就是不能破坏以前的历史建筑 对

Speaker 1:

它有很多法律去保护这些建筑 对 因为我觉得你说 刚才是因为你在那里生活 然后有一天 你就凑巧改变了交通路线 然后你做了这个线 然后让你去发现了这个事情 而不是说 我觉得很多人 他可能不在当地生活 所以在社交媒体上 他看到的资讯是有选择的 可能这个就是 没有在他的视线范围内 所以很多东西 确实不住在那里面的人 是不会去看到 而比如说你发现这个现象 如果你不在你的小红书上 PO一个这个东西 可能没有这个声音在发出来 那大家就没有看到 是

Speaker 2:

对啊 而且我觉得 因为这个东西的延长 确实让很多其他住的地方的人 会有变劣 就我之前没有感觉到 就是我之前去 从一个地方去 就我们公司那边 如果要进去 就是中心某个地方 我是要一定 一定是要换成 两条地铁线的 但是有了最好的开通 我就可以 两站路就到了就变得非常非常的快捷 对 所以还是 还是在 以他 就像我说的 就以他的节奏在改变 而且我觉得还有一个 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就是关于 刚才我也说了 就是关于这个 对新的地铁站内饰的选择 就不是 就我印象中啊 但我也 印象中在国内地铁就是真的是 当然很宽敞 很大 然后都是大理石铺地 就那种很光滑的 这边完全不是这样 哪怕是新的地铁站 它不是走这样的路线

Speaker 1:

因为我感觉 就是在国内就出差的时候 我们当然去的都是一二线城市里面的地铁 就不包括所有中国 因为很大 那我的观察是说 他之所以用那些光滑的地面墙面 是因为他方便清洁 他会 就是他也会考虑到 不论是人工清洁 还是用人工操作机器清洁 他是要保证 我们那么多人留下 他还是一个崭新光明 然后非常宽敞舒适的一个环境 加上空调 加上这些 就是让它会 就使用者会保持一个 很稳的 使用的 舒适的感觉 所以那些有的没的 设计呢

Speaker 2:

就没有了

Speaker 1:

就是不是那么重要 对对对

Speaker 2:

但是我也会觉得 就它这边的设计 可能不单单只是考虑美观 就比如说刚才我说的采光 他可能会 当然我没有研究过 但是我稍微能够get到他一些 想法 就他可能尽量想引进自然光 来避免人工照明的使用 因为这样子也很就浪费能源嘛然后他会把空间 做得非常高大 让你 哪怕在地下 你也不会觉得很压抑 这是我跟那个 就是巴黎以前的地铁 的很大的区别 就是他把空间 做得真的很高 让你 所以这也会让我觉得 很震撼 因为你在一个地下单它的空间非常非常高有可能直达路面的这样的情况 再包括有很多很多自动扶梯的上下 然后就会觉得 就还蛮震撼的 如果我

Speaker 1:

是不是有点像 进了教堂

Speaker 2:

或者 进了Gazello 对

Speaker 1:

Speaker 2:

更多像教堂 我觉得更多像教堂我觉得更多像教堂 对 然后就 就是 就是这样的感觉 所以一个 一个是这样的感悟 就是他的硬件上 当然这个可能只是 我说的一小部分 我只能说 我身边感受到的东西 我想可能在其他地方 也是 也是有在改进 只不过是真的很慢 很慢倒是真的 这个施工的周期 肯定是长到难以想象

Speaker 1:

是的 所以我觉得 其实我们想 你说的这个双向奔赴 其实 先知道我们可以讨论的是 说就什么是现代化 比如说我们什么是进步啊 然后方便这种 有很多很多东西可聊 但是可能今天我们可以先聊一下 就是 我们肉眼能看到的这些 生活中的使用的硬件设施 或者一些服务 他们到底给我们提供了 什么样的舒适和方便的感受 对 因为这个话题可以聊很多期 但是今天可能我们可以从这个入手 我的感觉就是 确实比如说我所在的城市 它如果 它现在也在修轻轨的很多条线我的感觉就是确实,比如说我所在的城市,它如果, 它现在也在修轻轨的很多条线, 确实像你说的, 它的工期非常长, 就是很多年, 多少年呢, 就是, 可能就十年,

Speaker 2:

就会有十年那么长,

Speaker 1:

对, 就像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教堂修了几个世纪甚至你看不到头 300年

Speaker 2:

200年

Speaker 1:

但是我是觉得 他会以他的节奏去 但是他也没烂尾 他一直在进行中 就是非常慢的在进行中 但是我是觉得可能 确实跟国内比起来 这个加速度会比不了 但是呢可能是按照每个城市 它自己的节奏和自己的那个 对最终结果的憧憬去建立这个事情 但是我真的是觉得社交媒体上 它没有报道这个这些细节 或者说大家没有po那些 不方便的 或者是什么 就可能po了不方便 没有po这个不方便的结果是什么 所以可能越来越让大家觉得 就是怎么 怎么还是那么老破小旧呢

Speaker 2:

对 的感觉 对 而且我觉得 确实 还有一个 比如说 如果我们再说到巴黎地铁的话 我前段时间 也有跟国内的一个朋友在聊 就是关于这个自动驾驶和 就地铁的自动驾驶 然后他当时就跟我说 国内所有 上海吧至少 所有地铁都是自动驾驶 然后我当时还有点吃惊 但他又跟我说自动驾驶不代表无人驾驶 就是国内的自动驾驶 它永远都是还有一个人在驾驶室的 那我就跟他说 我说那巴黎有两条 我不知道其他是不是自动驾驶了 但是有两条地铁线那绝线特别是14号线它毕竟是在开始 14号线建成之初 80年代吧 就已经是一根无人驾驶的地铁了 然后现在的1号线 它也是无人驾驶

Speaker 1:

因为我记得 那么多年前在那里生活 14号线就已经是无人驾驶 当时这个全球 舆论没有把这个无人驾驶 当做一个很 很翻习的话题在讨论 所以没有人讨论这件事情

Speaker 2:

Speaker 1:

然后现在也 因为它不是新的嘛 然后也没有人去说了 所以就可能 就巴黎跟现代化 或者这种科技 就没有话等号的 对对对 这种想象

Speaker 2:

对 对 大家get up到 其实在跟国内 就是朋友有这样对话之前 我也被我觉得 好像无人驾驶是比较先进 因为到现在为止 中国还没有无人驾驶 至少在上海 没有无人驾驶的地铁 虽然都是自动驾驶 我突然会觉得 好像这个地铁 还是蛮厉害的在巴黎虽然我们也知道为什么他对巴黎人来说 无人驾驶这么重要 因为罢工的时候 那就是唯一两条 还在通行的地铁

Speaker 1:

对 很 就是拆房那些罢工的人 就那两条地铁还在运行

Speaker 2:

怎么够缓解呢对你就是那两条地铁还在运行怎么够缓解呢 你就是在全程地铁都瘫痪了 至少还有两条还在运行 然后很幸运的是 我家就在一条边上 就是怎么着我也能够再出去

Speaker 1:

所以我觉得 比如像我在蒙斯利尔生活 也曾经就很多 包括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 或来过来玩的人 都会说怎么这么破 这个破这个形容词 是经常会跟 这个城市连接在一起的

Speaker 2:

对对对 而且不单是蒙特利尔 好像大家都很多欧洲城市都会用破 又破又老来 来形容 对所以那我们就可以说一下什么是这个破呢都会用破又破又老来形容对

Speaker 1:

所以那我们就可以说一下 什么是这个破呢 然后我也跟一些 其他以前的 就是已经搬离蒙特利尔 以前的朋友和同事 也聊过这件事情 就是他们就是因为太破了 所以搬走了 他可能搬到好一点的城市 比如说温哥华 比如说多伦多 就是所以我也很好奇 就我们我跟他聊过 就那你什么是你说的破呢 你给我举点例子 比如我记得很清楚 还有说比如说 这里面的路上怎么能有坑呢 对吧 这个当然确实是不行 因为你在走路或者骑车 或者开车的时候 等一下你就体会出这个坑 对确实这个我承认 是存在的 还有他的例子就是说 比如这里有一些就是跟历史 和这个有关 他有一些以前的 欧洲移民 这个移民留下来的一些建筑 它是一个比较 就上百年的一个 当然不能跟欧洲那些 比如法国比啊 这个历史 但是也是比较 历史比较长的 不是那种玻璃外墙 水泥的那种 非常崭新的楼 它确实看起来是旧的 因为它就是 一百多年的这些 然后政府也是 要求有法律 对维护 你不许破坏它的表面 所以 但是这个就会 让一些人 他会觉得这是破破的感觉 因为它有点黑 有点脏 然后肯定没有那些新建的楼会好 而且它是木质结构 它不是水泥结构 然后它会木质嘛 它有一些后续的一些问题会产生 比如说 比如说家里的地不是平的 它是有个角度的 你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地上 它会自我自动滑落的

Speaker 2:

那这个不是这龙腰岛的那个仙兆吗

Speaker 1:

不不不 而且他我我研究过 我也问过一个建筑 就是学建筑的朋友 他说这个是一个在极度温度的情况下 或者在地震比较多的 这个地区 故意的一个设计 因为它的楼的根基会动 因为它外界不可控力 所以有些时候 你是需要这个建筑结构 有一定的这个 这个余地可以让他去动 然后但是他是不是不会倒的 当然了这蒙特利亚不是日本不是台湾

Speaker 2:

就是他不是一个地震区

Speaker 1:

但是但是他的温差差了很好几十度

Speaker 2:

从三十度我注意知道零下二三十度

Speaker 1:

对所以他是是这个是是有一定的基础 去学科去研究过 anyway 但是呢 确实看起来破破的感觉 还有感觉就是 什么是破呢 就是说 大家很破破的那种生活的感觉 很破破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 也很不积极的在那工作 就是人很懒懒散 对懒懒 然后就是让你觉得 很没有所谓的希望的感觉 就你没往前走 你很慢的在那 可能让人会觉得 懒惰着也好 就凑合着也好 就很又本来很破 很旧 你有没有很积极的去建设它 去改变它 所以很让这个搬走的人 他会觉得 那你就就这样了 以后也这样了 那我就走吧 就这种感觉 所以让我感觉他们 嘴里说的破就是这种感觉所以让我感觉他们嘴里说的破 就是这种 就是 奔向新的一个 崭新的生活 崭新的世界的这个希望 是没有的因为他一直在 这个满条四里的 在这待着 这是我理解的 他们所谓的破

Speaker 2:

这么好我也可以理解他 因为确实 我也可以理解 网上那些网友说的 关于欧洲的一些国家的 这个破的事情 因为大家从 就可能欧洲的一些城市 他的规划的出发点 就跟国内的那些城市出发点 可能不太一样 因为我们讲究的是现代化 我们讲究的是一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样 然后包括我们要建高楼大厦 这是现代化的代表 上海那个时候 北京也肯定一样 拆除了大片的老旧小区来建造一些新的楼盘啊什么 然后造的房子也是越造越高 上海陆家嘴那边都是玻璃幕墙 就这楼就是什么亚洲第一高楼什么的 这个可能这种想法在我们的脑子里 印的还是比较深刻的 就觉得这可能就代表了现代化 就是要新的楼包括国内 我觉得来欧洲之前很难想象 我买一个房子 这个房子居然有100年的历史 因为国内你 这个房子超过5年 就算次新楼了吧 如果你一个房子是 超过20 30年 那就是老破小了 就是这种 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觉得 所以周周这的 对时间的概念是不一样 那作为 就是从中国过来的 会觉得是不够现代化 会是破的 就哪怕我来说 我也会觉得 我一直在巴黎待着 我也需要去一下伦敦 因为我觉得伦敦是 作为欧洲唯一的一个 大都会的存在 它跟巴黎的这个城市规划 很不一样 因为巴黎还有包括欧洲 其他城市都是规定 不能拆除一些老的建筑 对吧 造的楼不能超过至少在一定的范围里面不能超过巴黎铁塔然后那些老房都是受到保护 不能拆除 伦敦我觉得它就比较随意 它的旧的房子和新的 现代化的建筑是穿插在一起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 一幢维多利亚时代的房子 边上就有一个非常modern的当代建筑就是在一起所以我每次就会觉得 确实如果我要写现代化的东西 我就会去一下伦敦 稍微补充一下

Speaker 1:

而且我特别清楚 记得当时我还在巴黎生活的时候 我有一个 当时有一个朋友买房 然后呢他就 他就跟我说 他特别纠结 他看中了一个 就是 古老那种遗产的那种房 然后呢肯定是二手房嘛

Speaker 2:

就不知道几手了

Speaker 1:

他就会脑补 他说你看这里面 经过了多少 就是人去世的感觉 他就会觉得这个 让他会有心理障碍 然后当时我说 那你也可以想 这里面经过了多少故事 多有趣啊 他们这一代一代人 就一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你在里面都可以经历 他会觉得有点恐怖 的感觉 所以我可以去从脑子上理解他 他是有一点这种感觉 就像比如我们中国人 不希望住在墓地和医院旁边一样 就他会觉得恐怖 他会觉得

Speaker 2:

特别是墓地

Speaker 1:

房价可能会有影响吧 但是可能就是角度不同吧 你也可以去理解 它是一个历史的传承 故事 你生活在一个故事里面

Speaker 2:

对 还有他会不会也会考虑到 比如说老房子的隔音啊 这个设施都没有很好

Speaker 1:

对 然后他会看 比如那个楼没有电梯 然后他可能院子 反正就是有一些不可变 因为他就是一个老房子 政府就是要让他不变的 他没法改变 所以他当然他最后没买 他没有买那个房子 就是因为他虽然外观他很喜欢 颜值也很喜欢地理位置也很好但是就是因为他虽然外观他很喜欢颜值也很喜欢 地理位置也很好 但是就是因为他这些 其实是他介意的东西

Speaker 2:

他还是要买新房

Speaker 1:

让他没买 对他最后 最后当然他就就没买 没找到合适的 但是我记得特别清楚 他就是介意这 我也可以理解了 对

Speaker 2:

所以可能归根到底 还是大家对什么是现代化的 这个看法不一样 所以导致了大家 还有就可能 刚才我们也说 就可能很多网友的信息 来自于二手信息 然后从外面看 粗略的看 确实欧洲的城市 有点不前进 而且往后退 当然了还有很多网上报道的一些 社会问题也是绝对存在的 比如说越来越严重的移民问题 这个也是客观存在 但是我想说就是 也绝对没有自暴自弃 对吧 大家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 在怎么进展着

Speaker 1:

因为我是觉得 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文化抵御 或者其他各种原因 留在这样一个 所谓破破的城市里面 但是就是这些人 也是有生活要求的 也是一个当地人 我们也有便利的要求 所以这个城市的管理的人 政府他也是会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 就大家要求没那么低

Speaker 2:

对 还包括比如说国内经常也会诟病说 国外为什么都没有移动支付 就比如说 因为国外确实没有支付宝 它也没有微信支付 然后转账时候 也没有像微信和支付宝 这么容易 但是确实 但是这边用的是 Apple Pay和其他的Google Pay 反而是我个人觉得 是要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更加方便的东西 因为你根本不需要去打开 任何小程序 或者是那个APP 你手机哪怕是关着的 你就可以 就拿手机直接当卡来扫 其实这种支付方式 我用下来 我觉得反而要是比 打开一个 因为支付宝 你得找到这个APPAPP你得打开 然后之后你要去打开你的支付码 还是什么你的付款码 其实有好几步要做 而这边你Apple Pay 真的就直接往 就是往那个Post机上 手机一放就好了 所以其实是更加方便 而包括转账的话 确实之前法国转账很不方便但是最近他们 各个银行网络之间 也建起了一个快速转账的 一个机制 你输入对方的电话号码 也可以进行转账 那这个我觉得也要比 支付宝或者是微信方便 因为它不需要你再去 下载一个额外的 ABP它就直接是跟你的银行的那个APP 就连在一起 就跳出了 因为我觉得国内为什么有很多东西很方便 也是因为它被支付宝垄断了 或者是被微信支付垄断了而已

Speaker 1:

而且我觉得我们并不是想说 在比较谁快谁慢 而是说在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有多方便 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硬件或者是服务上面的便利 那这个便利 这个是没有边界没有投入 只会越来越便利 才最好 还是说 为什么有的地方 它就不那么便利 是大家真的不需要吗 还是说背后有其他的原因 我觉得这个是很有趣的

Speaker 2:

一个思考 对 这个你说到便利 可能就不是从软件开发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更多从软件开发就是这个 就是这个角度来说 可能更多是从服务的角度来说 对吧

Speaker 1:

嗯 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 就是网购啊 呃 外卖啊 快递这种

Speaker 2:

Speaker 1:

因为比如说在国内生活确实超级 就我每次去出差我就觉得简直是在另外一个超级神奇的世界里 在生活 几乎可以 真的超级 万来张口 一来成熟 对 而且你大夜里的 你有个急事 居然也有人服务你 就是比如我确实 就是我嗓子出了点问题 然后在大夜里的 居然有药然后让我觉得简直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着 但是 我会想 那我也看到了一些 因为我很多年没回去嘛 就看到了一些 让我很震惊的 就比如说快递小哥的 骑车速度啊 然后他们 他们能骑着他速度啊然后他们他们能 骑着他自己的 那个小摩托 上桥居然 就是 就是哪都能去 而且很 越开越快 反正就是 我是觉得可能 就是比如说 我们现在生活的国家 没有那么便利 没有那么快 它是有原因的 它 它为什么没有达到那个速度 不是大家没有这个需求 而是说大家权衡了一些别的因素 才导致这个张力的存在 比如说他会觉得 夜里没有人给你去送外卖的 那你就等第二天 或者说 就是你这件事情可以等一宿吗 明天可以吗 就是当然了 除了你医院的急诊 你不能等 对 但是其他 比如你真的想吃这道菜 你可以等明天吗

Speaker 2:

对 我当时就记得我当时回国不是那段时间我突然晚上特真的想吃这道菜你可以等明天吗对我当时就记得 我当时回国不是那段时间 我突然晚上特别想吃荔枝 后来十点钟时候 我就打开了河马 然后就真的送来了 过二十分钟之后 但是 吃到时候也没有觉得 很开心 就是我会觉得 我真的一定要在十点钟吃吗如果我就开始脑补 如果我在法国的时候 我有时间中想吃理智的想法 如果没有理智 我就只能作罢了 那作罢也就作罢了 对吧

Speaker 1:

对 就是 你所说的延迟满足 可能有的作罢 但有可能也是 你等了比如等到周末 让你吃到了这些东西 你会格外的满足

Speaker 2:

对对对 就会觉得格外的好吃 确实 有很多 在巴黎就更加了 有些东西只有 一个地方有卖 它也不送外卖 那你就只能等 周末的时候 去到那边 等你吃到的时候也会觉得也很有期待的感觉 首先它是一个 你可以期盼的东西 比如你盼了三天 你终于吃到了 就虽然就可能 当我去吃到这个东西 会跟我的国内的人说说 我当时就会觉得 他们肯定觉得我 好可怜啊 怎么吃个这么 就是平淡的东西都觉得那么幸福呢这个在国内

Speaker 1:

但是你的幸福是真实的 对对对

Speaker 2:

但在国内可能就是 这不是分分钟 你一叫就来吃到的东西吗

Speaker 1:

对 所以 而且我觉得就是 这种满足感 可能跟 就我曾经跟一个 我的朋友聊过 他有个女儿 然后他就说 他就在感慨了 就是他就觉得 大家都是用最好的 怎么说 物质和精神条件去满足孩子 教育孩子 让孩子尽量的去开心 不管你卷不卷学习 但是孩子的开心是第一位的 当时他的感叹就是说 比起就我们这一代小时候 确实现在 就是不管什么年龄的人 只要你生活在中国一个社会里面 你什么都马上 可以得到 而且你什么都可以得到 只要你想吧 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得不到的利己, 所以他会觉得, 他很少就是从他女儿的眼里, 看到那种我们小时候, 我们, 带着亮光的眼睛 就那种幸福的感觉 然后 当然他作为母亲 他非常想让他女儿有这种感觉 但是 反正是有难度的 也不是说一次没有 但是难度 就这个预值非常高

Speaker 2:

就是没有任何的延迟满足 想要什么就是立刻可以拿到 那立刻可以被满足的这些东西 给你带来的幸福感也降低了吧 因为他是这么的唾手可及

Speaker 1:

对 所以他 对这是他的感慨 而且我是觉得 从我自己亲身的经历 就是确实这边有一些 不是那么方便的东西 服务啊或者是人啊 但是有些东西是 第一是你清服管可能会被人不方便提高 第二就是说 有一些偶然的东西会发生 因为你在网上点一个东西 然后20分钟之后给你送来了 这就是你的预期 你希望这个发生的事情 跟你的预期一模一样 如果有什么差错 你会给它差评 对吧 但是你没有这个的时候 会有很多偶然发生 然后这个反正我自己啊 我是期待生活中有偶然发生的事情 不然我就是 一切都能期待 怎么

Speaker 2:

我就会觉得

Speaker 1:

没有surprise

Speaker 2:

而且我觉得 国内现在的这个服务 它为什么会这么方便 也是因为卷吧 非常非常卷 如果你不做 别人就做了 然后别人做了 你就没有生意 然后那个我前段时间 在微信上 不是微信 红书上还看到了几个帖子 有个人就描述了 他有一次在平台上 叫了一个外卖 里面是一碗汤 他拿到时候呢 汤洒了 肯定是没有全撒可能撒了一些出来或者撒了一半出来当时他就去找上家投诉 说你送过来的时候 撒了 汤撒了 就在平台上 平台就立马自动退款 那对消费者的这个感知 肯定非常好 就是你一旦汤撒了 你去complain 然后平台立马就给你把这个汤的这个单就给免了 立马免单 那事后他收到了那个平台小哥的一个联系 一个信息还是什么 那平台小哥就说 你可不可以不要去撤回这个那个那个投诉 因为平台后来赔的这个 对那个消费者退的这个款 其实转嫁到了 就是那快递小哥上 他好像是被罚了300多块钱 这个钱肯定是超过 那个汤退的那个钱 然后这个写这个人 就突然觉得非常的自责 他觉得无意中 他就伤害了一个 勤奋工作的快递小哥 然后就想尽办法要跟平台说 他要撤回怎么怎么样 因为他不想这个 就是那个快递员受到这个惩罚 然后就这个帖子发出来之后就火了 下面有很多很多的评论 就有很多类似事情 就说有时候他们是抱怨一下 然后平台给他们退款但是最后的这个压力就会转嫁到快递小哥身上 三百多块钱对他们来说 他们可能泡好几单 才是这样的钱 而且我们也刚才说了 他们这个钱都是非常辛苦 哪怕是顶着一些生命危险 给赚来的

Speaker 1:

对 而且我也看到网上有很多 就是分享的帖子 就是说他每一次去叫外卖的时候 他会在留言处写清楚 就是你慢一点骑 你不要在多少长时间内 帮我送到 你慢慢骑这样子 就我一定没有 不会投诉你 对

Speaker 2:

但是他们其实是内部有机制的 你在多少时间送不到 他就会自动扣钱

Speaker 1:

对 所以还是平台像一个猛兽一样 是是是 对

Speaker 2:

还有一个人也就是他说 有一次他也是叫了外卖 然后他还没有收到汤 就是那个他的菜品之前 快递小哥就跟他先打招呼 他说不好意思 你的汤洒了一下 然后他就希望对方不要去投诉然后那个收快递的人觉得 这些东西我不会投诉的 结果这个快递小哥就 就对他表示非常非常多的感谢 然后他当时还觉得非常惊讶 他觉得就是这么一件小小的事 你送个汤吗 你外卖吗 你撒出来点也很正常吗 就是你当时不开心 但你不至于投诉吧但小哥就会特别的感谢 然后他后来看了这个帖子 他就明白了 原来不然的话 他们就会被扣很多钱 就是国内现在的这个 就是服务卷 其实最后也是卷到了 具体的人的身上 说到这个我又想起 那个就关于这个服务的质量到底要高到什么时候 有一次我们在法国 跟几个朋友 去吃一个法国很不错的餐厅 就是那种不是很便宜的餐厅 还是有点贵的 然后环境特别好 我们点的是那种 就是那种set的menu 就是你吃什么是 你吃什么是厨房决定的 然后呢 但是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很多 不满意的地方 就是很多小插曲 不是 更多是比较大的插曲 比如说 我开始时候 因为你是setting menu 你肯定要 他会肯定会问你 你有什么不吃的你有什么忌口的对吧然后我就很 一开始我就跟他说 我有一个ingredients 是不吃的 但是没想到 上第一个菜里面 里面就有这个 ingredients 所以当然了 后来我就直接跟他们说了 他们就给我换了 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是发现有一根头发这根或者有份毛发吧我都分不清楚 是头发还是哪里的毛 就放在 就是在那个盘子 就在这个食物的下面 食物和盘子的中间 当时我们是拍了照 然后让他们给我们换了 但是换的时候呢 我觉得换得非常快 所以我当时就有一个疑问 说他是不是只是换了个盘子然后又把这个脑给 这肉没有换 你知道吗 就可能只是换了个盘子 肉没有换 当时呢 我们还对比一下照片 觉得确实没有换 可是我们当时就没有再拍一张照 而且我们当时就有个感觉 就是中国人觉得 我们已经说了已经叫了第三次了我都有点不太好意思而且我们也会觉得 如果我们再继续complain的话 他们会招恨 所以可能在后面的菜里面 他们会吐唾沫 所以就没有在当时一下子说出来 然后也没有继续再拍照 然后后面还有个 最后甜品上来的时候 里面还有个头发就这个是我当时又气炸了 所以最后结束时候呢 我们就去找餐厅的理论 因为我如果这件事情 在中国发生 这整桌的菜可能就免单了 不可能对吧 就可能就已经免单 但是让我吃惊的是 当我反应跟那个就是在跟那个就是他们经理 反应的时候 经理的第一反应是说 他听到了我们说了 他需要去跟他的员工 再去聊一下 他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 我说 他说他要理解 是怎么会发生的 我当时就跟他说 我根本不care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我现在就告诉你 这个事情发生了 你要怎么来赔偿我 就是这种意思嘛 就是你要怎么来做 来赔偿 但他的思路 就有一度时间 就是这个 就是非常 就是那个 非常tension非常高 大家都非常生气 对方也很生气 然后我一旦说 这不是我的事 这不是我 就是这个事情 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我根本不care 我不管 这不是我的 我想知道的 我不管他这个是存心放的 还不存心放的 我只看结果 所以当我这么说 对方也说 那我也不care后来我就说那谁care呢就曾经有一度就谈不下去了 但后来我们又 就聊了一下 特别是当我出示那张照片之后 这个经理后来就 大家都平复下来的时候 他就跟我说 后来我就理解他的逻辑 他说他第一个要理解 是这件事情 他不能听客人的一�民他要去听他的团队 他也 同时他也希望 我可以提供很着实的证据 不然没有这个证据 他也没有办法去challenge 他的团队 他照那个逻辑 然后就包括 他后来也招了他那个就服务员就我说我开始跟他说我这东西不吃但我们上第二道第一道菜 也是有这个东西的 他就把那个服务员叫过来 那个服务员就 试口否认他 试口否认我跟他说过 这件事情

Speaker 1:

嗯 我当时 但你又没有证据

Speaker 2:

对啊我说这个东西没有�就会觉得当一个经理在处理这种时候他好像也不是完全站在客人这边 他会去权衡客人和 他的员工 员工呢之间的这个 就是当时 我是没有办法理解的 我觉得就是我们还是 我还是顶着就是 顾客就是上帝呀 我说你怎么可以 这样对我 这不就马上免单了吗就他还会那个然后他而且他会跟我说 他说 他说 一根头发 都要在参谈你的事情 他说 这个事情不是 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就你知道吗 It happens 对对对 It happens 我说 我说确实It happens 我现在要讨论 是Happens之后我们怎么解决你知道吗因为我觉得你

Speaker 1:

我听完这个 你说的对 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 在国内消费 就是习惯之后 会把自己当成上帝的 客户就是上帝 对对对 消费者就是上帝 对 然后我们 还有不同的一些揭露机制 举报机制 都是让我觉得 啊你就是应该给我免单呀 对对对 你就是因为

Speaker 2:

这一番绝对就免单 因为 对吧

Speaker 1:

对把我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但是我觉得可能 在从另一个 就像你说的 你会在后面气消了之后 去反思这件事情 就是可能一个服务员或者一个厨师 任何一个职业的人 他的工作就是他的工作 有一点

Speaker 2:

Speaker 1:

就是可能说我们 原来学习的那个词 叫什么不卑不亢啊 他就会觉得 我也是一个 我也有理由 你也有理由

Speaker 2:

那我们来谈一下 这件事情 对 然后后来那个经理 也跟我说 他说 他们是understaff 然后 所以就有很多这样说了 但他同时说的时候 他说这也不是借口 但是他也 就跟我解释 这种事情发生 也是因为他们 完全是understaff然后我也相信他们是understaff因为我注意到他们的chef 出来送菜了 我觉得这种事情在法国很难发生吧 因为chef是不出厨房 除非你有人要把他叫出来 我发现有几道菜是chef一起出来送的 就说明他们肯定是 非常的understaff 然后经理也跟我说 而且这个经理其实那天不上门他是被临时叫过来的因为我这件事情就后来大家都说了之后 就会觉得 是可以相互理解 虽然一开始 我是真的没有办法理解 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我说你这样一个餐厅 提供了这样的服务 你还不免单 但现在我就会反思说是说那免单之后那这个钱要从谁的工资里扣呢 对服务员来说 他们因为是understaffed 他们肯定是超

Speaker 1:

超时工作

Speaker 2:

超时工作不知道 反正节奏是很快的 work load肯定很重 然后同时还要被扣钱 对吧 就这点 我当时的反应就是 这是unacceptable 在国内绝对就是免单 都不用说第二句话 对吧 说不定还能送你啥

Speaker 1:

因为 但是我是觉得 可能是他的这个 manager来了之后 第一可能把 从自己被放假呢

Speaker 2:

揪过来 他已经情绪很不好 对对对 他也跟我解释 而且他说 你也不知道 他后来跟我说 他那天度过了 糟糕的一天 但当然了 这一切都不是借口 但是我们有时候 也忘了对方也是人 对

Speaker 1:

所以我觉得真的就是 可能现在 不管是中国还是 就是西方的这些平台 它是一个 怎么说 它太庞大了 有时候太 太 就人性化跟这个平台是反一词 它是不可调和的一个矛盾 所以造成我们 用户跟他的服务人员 其实都是人嘛 那我们因为被平台隔离开 所以把对方非人类化工具化 所以就造成了这个互相没有理解

Speaker 2:

对 所以在这边的时候我就 虽然当时我没有办法理解 而且一直很气愤 但现在逐渐我就稍微能够理解一些

Speaker 1:

对 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 全球都在面临的事情 因为国外的平台这种 因为有些词语都是这样发明出来的 比如说就用Uber 就是Uber引发的一些形容词啊动词语都是这样发明出来的比如说就用Uber就是Uber 引发的一些形容词啊 动词啊 都是在形容 说这个世界在平台化 在 就是中文也是吧 平台化的这个词语 都是这样发明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 其实我们可以做的只是 试图的去 想一些 就是气消了以后 想一想 还有没有 可以对面的 有一个人在存在

Speaker 2:

去理解一下 对面他也是一个人 他做的也是一份工作 只不过他是服务员 但这并不代表 我们就有所有的权利 这并不代表 顾客就是上帝

Speaker 1:

对 谁是上帝呢 没有上帝 上帝是上帝

Speaker 2:

对 可能国内现在这个情况 可能真的是非常卷 但你要大家知道 卷到最后 也是会卷到每个人的头上

Speaker 1:

对 但下一个可能就是你身上所以现在在卷到每个人的头上对但下一个可能就是你身上 所以现在在卷别人 可能有一天 不远的将来就卷到你 因为我是觉得 有些时候 现在有一个心理学上面的词语 也很流行 就叫主角心态 就会觉得 你这个世界就是围着你在转的你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心态就会觉得你这个世界就是围着你在转的 你是这个世界的主角 人很容易就陷在这里面的 是是是 但其实不是的 这个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 在运转的

Speaker 2:

尤其像我们这种 独生子女

Speaker 1:

对而且 其实我们成长环境 是比较舒适的 你在大城市 去有那些服务 把你服务的太好了

Speaker 2:

所以 真的 一切都 已经可以吃到 生来 一来伸手 翻来张口的 地步 但是 就是我们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 说如果有一个社会 它并不是这样的一个 一个模式 这并不代表它就 不发达或者是不先进 或者就落后了

Speaker 1:

对 当然了 我们不是在辩解 就是有的人 他会觉得 这个就是先进不先进 是一个客观的 因为有数字 因为有 有实体硬件 但是可能以后我们会聊到 进步这个概念 还有很多 其他的别的

Speaker 2:

对对对

Speaker 1:

因素在里面 对其他的维度 嗯

Speaker 2:

好了 今天又是 有的没的聊了那么多时间

Speaker 1:

那也希望 听了有共鸣的 大家跟我们互动 那我们下期再见咯 拜拜 感谢大家收听 欢迎大家用邮件方式与我们互动 我们的邮箱地址是 approvedpodcast atprotonme也可以在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期待下期再见

People on this epis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