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可能裡

EP20-超圖解巴菲特投資筆記|危機就是轉機

Icenow

《雙城記》裡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Hi hi~大家好,這集要來聊聊我最近重新整理投資策略時閱讀的《超圖解巴菲特投資筆記》。

最近全球貿易戰消息不斷,股市也劇烈震盪,我選擇暫時出場,把倉位清空,只為給自己一點空白,重新學習、調整方向。然後,我又回到了巴菲特。

📌這集會聽到什麼?

✅ 從反省出發:失去九成獲利後的兩大教訓
 - 忽略市場消息與荒廢研析企業基本面,是我這次痛失獲利的主因。

✅ 為什麼我從台股轉戰美股?
 - 選擇透明度高、標的多元的市場(REITs、ETF、科技股等),並享受「美股開盤=我睡覺」的低干擾節奏。

✅ 重讀巴菲特的三大關鍵心法
 - 選股重基本面(價值),不是價格
 - 投資懂的公司,長期陪伴
 - 面對風險,寧可慢,不能盲


📖 書中幾個我很喜歡的觀念

1️⃣ 選股=選擇願意長期相處的公司
 價格是一時的,價值才是關鍵。買進一家公司的股票前,先問自己:「它十年後還會存在嗎?」

2️⃣ 集中投資,是為了專注與深入理解
 巴菲特不愛分散投資。他說:「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支股票十年,那最好連十分鐘都別碰它。」

3️⃣ 風險來自無知 × 借錢的組合
 花俏的金融消息或商品,超過自己的『能力圈』,例如:衍生性商品、聽消息操作、槓桿放大…都可能讓獲利一夜歸零。因此~與其炫技,不如理解。

4️⃣ 決策不需要多,只要有質感
 巴菲特每年只做出一個「好決策」就夠,關鍵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得對。


🧠 一句話總結巴菲特哲學:

把複雜看懂,然後做到簡單。

投資不是追逐市場,而是理解自己在幹嘛。
 不是求快,而是選擇一條走得久的路。
 我們不必成為巴菲特,但可以像他一樣,只把時間花在看得懂、願意陪伴的企業與事物上。


📚 下集預告:會聊聊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以及如何看懂一間公司的財報。

歡迎收聽《窩在可能裡》,也歡迎分享這集給你那位「一邊追高一邊焦慮」的朋友(笑)


信箱:nin.don@msa.hinet.net

閱讀心得
書評
個人成長
心靈自由
讀書筆記

People on this epis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