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窩在可能裡
《窩在可能裡》
一個正在摸索自由的人。
在這個 podcast,
我每週會聊一本書、一些生活感悟,還有人生路上的真實經歷。
透過閱讀與認真生活,
陪你一起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裡,
練習多元思考、作出選擇、勇於行動。
如果你也厭倦追逐、對主流價值感到疑惑,
渴望活得更真實自在,
想擺脫情緒或他人的期待——
這裡是一個能彼此陪伴,
探索內在、成為自己的空間。
歡迎窩進來,
發現屬於你的無限可能。
窩在可能裡
EP35-沒有門檻的幸福|很會說故事的有趣靈魂
有些人的生命故事,看似坎坷,卻能讓你感覺——他走過的不是一條絕路,而是一條開滿野花的山徑。
楊士毅,就是這樣的人。
他在理髮廳的小閣樓長大,空間低到無法直立,下方是吵雜的廚房與麻將聲、瀰漫的煙味,每天都要小心翼翼,怕擋到大人的路、怕沒掃掉地上的頭髮、怕毛巾沒洗乾淨就挨打。那是寄人籬下的十幾年,他常問自己:「我是不是生來就是被打的?我應該放在哪裡,才不會惹人討厭?」
也許正因為環境的逼迫,他提早養成「自我提問」的能力。很多問題沒辦法馬上有答案,但提問本身,就開始讓他移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路。
他發現,熱愛會讓人忘記時間和辛苦。攝影、書寫是他找到的出口——幾百張照片、五十本日記,紀錄的不只是畫面與文字,而是當下的情緒與選擇。回望這些紀錄,他開始看清自己的喜好、價值觀,甚至恐懼,也慢慢擺脫自卑。
他曾因悲觀而什麼都不做,最後如預期地「什麼也沒有」——這不是另一種「心想事成」嗎?所以,他決定用這個能力專注在真心渴望的事上。就像太陽的光,要花八分二十秒才到地球,渴望的實現也需要時間,我們要做的不是焦急,而是持續行動,因為光一直在來的路上。
楊士毅也練就了「不要白白受苦」的哲學——接受不是無奈,而是停止浪費力量在無法改變的事上,把環境當作生命的健身房:恐懼中練穩定,孤單中學陪伴,挫敗中學鼓勵,黑暗中學看星光。當承受力變強,困難就不再是阻礙,而是推動生命成長的重量訓練。
最後,他提醒我們,要像對待嬰兒一樣對自己——真心、耐心、有愛心。聽見情緒、照顧需求,不再逼自己「別想太多」,而是溫柔地對自己說:「我知道你害怕,但我們一起往前走。」
這本《沒有門檻的幸福》,不只是一個人從零到有的故事,更是一份邀請——讓我們一起練習,把苦難變成養分,把每一步都走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閱讀心得
書評
個人成長
心靈自由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