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可能裡

EP38-化學課|拒絕被世界靜音

Icenow

嗨嗨~大家好,這裡是《窩在可能裡》。
 
本集分享的書是《化學課》。練習對世界喊出「我就是—」。

不是別人替你下定義,而是像《化學課》的伊麗莎白那樣,質疑、面對不友善,仍能斬釘截鐵地說:“我就是化學家。”

這句話不等於宣告一個職業,而是相信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在於把身分的主詞拿回來。伊麗莎白被研究院排擠、論文被掠奪、被懷孕開除,社會千方百計想把她塞回“誰的太太、誰”她沒有大聲喧嘩,只是不退讓地不斷地表演“我就是”。這個相信,讓她把廚房變成實驗室,把做飯講成化學——也把每一次的勞動,熬成一鍋鍋都可以被驗證的自我。

愛情在這本書裡不是糖衣,而是同頻率的環相知相惜。她和凱文的關係就像一組正好對上的拼圖,書中這樣描述:『他們就像是才打開盒子、把內容物都出來倒在芬蘭時,一片片的拼圖就已經分不明顯差了最正確的位置上,那麼自然地環相扣,讓旁人一看就覺得餐桌的渾然天成』,他們尊重永恆的也看重的事業。不是「我為你放下自己」,而是「我們都帶著『我就是』的相愛」。他們的愛情,是互信互重──那樣一種加一大於二的「共價鍵」感,能承重、能一起成長。

**狗狗「六點半」**超可愛逗趣,他像一面幽默的鏡子,把人類社會的規則照得清清楚楚:誰定義了「聰明」?誰決定了「應該」?從它的旁觀視角,我們會意外發現──有時候我們不夠好,而是被錯誤的、錯誤的語言框架綁架。

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練習看看

  1. 「我就是___」,先用現在式,不用等完美再宣告。
  2. 想一段時間,問自己:我們是氫鍵的曇花、離子鍵的強吸、還是能承重關係的共價鍵?答案會指引你的取捨。
  3. 在工作上設定一條線索的邊界:守住時間與注意力,因為那是你煮出「我就是」的火源。

願我們在波動裡,篤定說出「我就是──」,這樣,世界的雜音就會變小,而你的行動,就會開始發光。

「每當你開始懷疑自己,每當你感到害怕的時候,要記住——勇氣是做出改變的根基,而人類的生來就是設計成在持續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未來,由自己打造。今天回頭以後就問自己:我要改變的是什麼,然後立即開始行動。”

**一切都是動作,動作可以讓能量流動起來。 **

如果你也對現狀感到著迷、興奮,也許這本書,這組節目,能激發你的一些新靈感和勇氣。

閱讀心得
書評
個人成長
心靈自由
讀書筆記

People on this epis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