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窩在可能裡
《窩在可能裡》
一個正在摸索自由的人。
在這個 podcast,
我每週會聊一本書、一些生活感悟,還有人生路上的真實經歷。
透過閱讀與認真生活,
陪你一起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裡,
練習多元思考、作出選擇、勇於行動。
如果你也厭倦追逐、對主流價值感到疑惑,
渴望活得更真實自在,
想擺脫情緒或他人的期待——
這裡是一個能彼此陪伴,
探索內在、成為自己的空間。
歡迎窩進來,
發現屬於你的無限可能。
窩在可能裡
EP41-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困頓,是生命的轉彎
你曾因為一則新聞感到無力、沮喪,甚至想逃離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嗎?最近,花蓮震災的滿地泥濘、美國政治人物的震撼暗殺,以及令人沉重的藝人虐殺新聞,都讓我感到心情低落。面對這些無能為力的時刻,我試圖與自己對話:「只要存在,只要發生,就是應然。」這份體悟,讓我找到了安頓內在的出口。
在尋找平靜的過程中,我讀到王文靜老師的著作《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書中,她與慧光師父的對話,讓我意識到,即便身處黑暗,只要抬頭,就能看見靜夜星光。
慧光師父的人生故事本身就充滿了困頓。他身為台美混血兒,從小備受歧視,內心始終有一座憤怒的活火山。但他最終選擇放棄美國的醫生之路,遁入空門,並在尼泊爾創辦沙彌學校。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困頓其實是非常好的,處理得好,是一個生命的轉彎。」正是這些痛苦,促使我們開始叩問生命的意義。這就如同動畫《腦筋急轉彎》中的「憂憂」,負面情緒的存在,正是為了教我們認識自己,學會保護自己。
在《回到生命的喜馬拉雅》一書中,作者向慧光師父拋出一個問題:「人,何須鄙視榮華富貴?榮華富貴,不好嗎?」
慧光師父回答:「處在順境的人會太把生命的擁有,視爲理所當然……富貴的人,也是生命當中的盲人,他看不到生命的全貌,因為被切割了。」這段話,讓我長久以來對那些鬧出負面新聞的富二代、官二代感到困惑的心情,稍有了解。或許是因為他們在被保護的泡泡中成長,不必承擔行為後果,導致對他人的痛苦與生命價值產生遲鈍感。
這也讓我聯想到蔣勳老師對《紅樓夢》中薛蟠的深刻解讀。蔣勳為這個「呆霸王」的命運感到悲憫,因為他的家人替他擺平一切,使得他「不知道人命的尊貴」。或許,當官(富)二代一切唾手可得,他便只能追求更刺激、更淺層的享樂,最終在空虛中迷失方向,甚至藉由踐踏他人來獲得滿足。
在節目中,我還分享了慧光師父給的另一份智慧:當我們被惡意中傷時,該如何應對?慧光師父提醒我們,煩惱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成立的。有智慧的人懂得為心「撐傘」與「穿鞋」,不會讓惡言直接刺進心裡。我最近面對不同意見者時,也會練習在心中默念基努·李維的心法:「You're absolutely correct, enjoy.」這句話不僅能化解憤怒,更能產生一種玩耍的樂趣與幽默感,讓我更能夠讓出空間,尊重每個人的想法。
最後,我學到比起剛強,人更應該像水一樣柔軟。柔軟不代表懦弱,而是包容一切、沒有對立。它讓我們允許改變,接納各種因緣,並創造新的可能。
希望這一集能陪伴你,在紛擾塵世中找回內心的平靜。
閱讀心得
書評
個人成長
心靈自由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