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可能裡
《窩在可能裡》
一個正在摸索自由的人。
在這個 podcast,
我每週會聊一本書、一些生活感悟,還有人生路上的真實經歷。
透過閱讀與認真生活,
陪你一起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裡,
練習多元思考、作出選擇、勇於行動。
如果你也厭倦追逐、對主流價值感到疑惑,
渴望活得更真實自在,
想擺脫情緒或他人的期待——
這裡是一個能彼此陪伴,
探索內在、成為自己的空間。
歡迎窩進來,
發現屬於你的無限可能。
窩在可能裡
EP46-FIREman39歲退休實戰筆記|真的很實戰
大家好,這裡是《窩在可能裡》。本集要跟你聊聊的書,是二刷的實戰筆記:《FIREman 39歲退休實戰筆記》。
在今年十月,台股衝上 27,000 點時,我出清了所有持股,整體獲利達到了 25%!這成績雖然亮眼,但老實說,我當時是憑著不想讓「獲利只是在紙上」這件事重演,所以才憑直覺賣出,完全沒有遵循原本的投資計畫和紀律。為了不讓資金閒置,我再次重讀了這本由一位前消防員主管陳繼勛所寫的書,並重新規劃下一波的投資組合。
本書作者在 39 歲時就透過投資實現財富自由,辭去公職。他分享的不是空泛理論,而是他慘痛的教訓、投資美股的觀念、選股方法、資產配置,以及判斷獲利了結與停損的實戰時機。
🔎觀念一:金錢是讓人獨立的「能量」,「不作為」才是最大風險!
「錢」是一種獨立的能量,擁有經濟底氣,我們才能無後顧之憂地走在實現自我的道路上。傳統觀念只告訴我們「儲蓄是美德」,卻忽略了通貨膨脹的可怕。若以美國聯準會 2% 的通膨目標計算,拉長 20 年,購買力將減少約 33%。因此,在投資上「不作為」,讓資產不斷被通膨侵蝕,才是最危險的風險。
作者引用了《持續買進》的觀點:「窮人的重點在於存錢,富人的重點在於投資。」他用實際的數字告訴我們:在累積到足夠的本金之前,本業收入非常重要。但一旦本金累積到一定規模,「投資的成長值」就會開始大幅超越「持續儲蓄」的速度,這就是複利的威力,也是我們能否提早拿到「自由門票」的關鍵。
🔎觀念二:戰勝情緒!散戶必須學會的「保持紀律」與「動態平衡」
很多散戶的虧損都來自於「看到價格波動,讓情緒被市場擺布」。作者強調,真正的成功來自於「保持紀律」,在平時理性地思考好一套操作策略,才能避免在風險來臨時,做出不理性的買賣。
對於大跌,作者建議不要害怕。根據 S&P 500 指數歷史資料,15% 或 20% 的跌幅平均每 5 年內會發生 1~2 次,是市場常態。真正 30% 以上的跌幅自 1950 年代以來只發生過 6 次。因此,越跌越買並做好資產配置,才是反人性的致勝關鍵。
對於大漲,作者分享了穩健的「動態平衡策略」。他以自己的配置為例:個股佔 70%(選擇 4~6 家看好的公司),指數型 ETF 佔 30% 作為資金蓄洪池。作者投資特斯拉時,特斯拉一路飆漲,他在獲利 100% 左右開始慢慢減碼,將資金轉入指數型 ETF。這樣即使「賣飛」,也能透過指數參與到部分漲幅,讓整體的報酬曲線更加平滑與穩健。
🔎觀念三:如何用 AI 找到「好公司」?超實用的 5 大選股面向
作者的投資流派是「價值投資為主,成長型投資為輔」。他分享了挑選「好公司」的 5 大面向,並建議可以善用 ChatGPT 或 Gemini 等 AI 工具,用他提供的「分析模板」來快速篩選潛力股。
好公司必須包含:1. 銷售獨特產品或服務;2. 營收長期成長;3. 在競爭中獲勝;4. 有值得信任的管理者;5. 自己可以理解的公司。
模板分別包含:1.公司基本資訊;2.核心業務;3.財務表現;4.競爭環境;5.策略與發展;6.管理團隊的執行能力;7.投資者重點關注的議題;8.估價,書中有提供『本益比評估法』給大家參考。
如果你正走在追求 FIRE 的路上,或者想擺脫「散戶」追漲殺跌的宿命,這本書會是一本極佳的工具書。歡迎收聽本集節目,找到你的投資 Tempo,及早享受握有選擇權的自由!
閱讀心得
書評
個人成長
心靈自由
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