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淑文心靈書房
黃淑文,作家,心靈繪畫老師、色彩諮詢師、YAI國際靜心引導老師,並為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得主。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作品獲臺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因為養育兩個孩子,重拾當作家的夢想,2005年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
2013年,帶著20年前任教時,保留的一張學生14歲時所繪櫻木花道的插畫,到監獄探視該生後,發願終身成為受刑人的老師。
為了完成西藏長篇小說,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11萬個大禮拜,並在西藏薩嘎達瓦佛月,親自到釋迦牟尼佛前,用大禮拜環繞大昭寺八廓街一圈,於2020年出版獻給讀者的生命之書:《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教育部‧國家圖書館評此書為「透過文字療癒心靈,是激勵讀者靈性成長的小說」。為博客來心靈勵志年度百大暢銷書。
讀淑文的書,就如她牽著我們的手,和她一起走過生命的巡禮。淑文的文字,就如她的人,質樸溫暖,真誠坦白。
邀請你,和淑文一起探索心靈,用愛讀懂真心,讀懂你自己。
淑文的作品:《太陽與生命之樹:愛的覺醒之旅》《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人生難免會有傷》《在愛裡活著》《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最長的辭職信》《趁著年輕去流浪》(雲門流浪者計畫)《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等九本書
黃淑文心靈書房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
小額支持淑文的Podcast
https://www.buzzsprout.com/2320190/support
黃淑文心靈書房
EP 36 再怎麼親密的愛,都有界線。
不管再怎麼親密的關係,似乎隱隱約約有一條無形的界線。不管是親情、友情或愛情,沒有拿捏好尺寸,超越了那條界線,不小心傷到自己或對方,就不叫愛了。
如何拿捏好尺寸呢 ? 我想就如同美國詩人奧利佛‧霍姆斯說:「越親近的關係,越需要圓融、謙虛有禮的對待。」我們往往因為太熟悉、太親近,反而不知不覺忽略對方、傷害對方。
因為太熟了,一開玩笑就過頭了。或者,因為太親近,講話就太直接,任意傾倒內心的垃圾和負面情緒。有時,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卻因為太熟太親近,不知如何表達歉意,連對不起都說不出口。
還有一些情況是,因為彼此太熟太親近,就把對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或者因為太愛對方,一天到晚想黏在一起,忘了愛也需要有空間,需要獨處。愛得太多,管得太多,不肯放手,不知如何進退,拿捏不準尺度,都是因為愛得不放心,沒有安全感,或者是心裡的占有欲作祟。把自己過好一點,健康一點,學習信任對方,給出自由的愛,自己反而會快樂很多。
在愛裡,需要不斷的溝通,兩個人親密的界線如何拿捏,是需要不斷地調整的。那條隱微的界線,並不是死的,而是活的。當孩子長大了,或自己成長了,當你所愛的人身心狀況有所改變,這也意謂著,兩個人需要重新調整彼此內在的空間和界線。
愛,是彼此水乳交融,又可以保持獨立。能活出愛裡這份圓滿,並不容易。所以,我們常說,照顧長輩,婚姻與愛情,養孩子,工作職場,有人的地方,就是我們修行修心的地方。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感情與情緒,常常有難以掌握的變化,所以我們才會在痛苦、憤怒、傷心,委屈中,學習去拿捏和人之間的界線,學習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說很容易,做起來很難,淑文也一直在學,有時也不是做的很好。我想,除了尊重,也需要訓練自己對自己內心和他人情緒的覺察。如果累積自己負面的情緒不願溝通,再怎麼親密的愛,超越了界線,再多的愛,都會變成侵犯和負擔,反而造成彼此心靈的隔閡,漸行漸遠。有了拿捏的尺度,找到了尊重的界線,反而可以愛得更親密,給彼此更大的空間和彈性。
謝謝大家聽淑文說故事,我們下回見喔。
小額支持淑文的Podcast
https://www.buzzsprout.com/2320190/support
黃淑文心靈書房書房
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