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文心靈書房
黃淑文,作家,心靈繪畫老師、色彩諮詢師、YAI國際靜心引導老師,並為部落客百傑「文學創藝類」金牌獎得主。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被形容為「叛逆學生最愛的老師」,作品獲臺灣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因為養育兩個孩子,重拾當作家的夢想,2005年辭去教職,成為專職作家。
2013年,帶著20年前任教時,保留的一張學生14歲時所繪櫻木花道的插畫,到監獄探視該生後,發願終身成為受刑人的老師。
為了完成西藏長篇小說,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11萬個大禮拜,並在西藏薩嘎達瓦佛月,親自到釋迦牟尼佛前,用大禮拜環繞大昭寺八廓街一圈,於2020年出版獻給讀者的生命之書:《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教育部‧國家圖書館評此書為「透過文字療癒心靈,是激勵讀者靈性成長的小說」。為博客來心靈勵志年度百大暢銷書。
讀淑文的書,就如她牽著我們的手,和她一起走過生命的巡禮。淑文的文字,就如她的人,質樸溫暖,真誠坦白。
邀請你,和淑文一起探索心靈,用愛讀懂真心,讀懂你自己。
淑文的作品:《太陽與生命之樹:愛的覺醒之旅》《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人生難免會有傷》《在愛裡活著》《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最長的辭職信》《趁著年輕去流浪》(雲門流浪者計畫)《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媽媽的讀心術》等九本書
黃淑文心靈書房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free.sun.heart
小額支持淑文的Podcast
https://www.buzzsprout.com/2320190/support
Episodes
53 episodes
EP53 道歉,就是刪除舊程式,做能量轉化。
說到犯錯,作為媽媽因為生活瑣事多,分身乏術,要成為好太太、好媳婦、好母親,做到樣樣完美不犯錯,真的很困難。 記得有一次,和女兒躺在床上聊天,女兒突然說:「媽媽,你剛開始寫作,真的好辛苦,尤其是你每次趕稿,我在旁邊吵你,你都會....」 聽到這裡,我的心揪了一大下,當時採訪寫稿,過著昏天暗地的生活,女兒在旁邊吵我,我可能很生氣,說一些心煩的氣話吧? 我的臉紅了,馬上說:「媽媽當時一定很兇吧?真對不起。」沒想到,女兒...
•
5:24
EP52 檢視傷痕是否癒合的關鍵,在於你不只把負面的情緒釋放出來,還創造新的生命劇本,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會讓自己更好。
有個問題,常有讀者問我: 「為甚麼參加成長團體或者心情不好找人傾訴,每次回到過去,哭一哭,罵一罵,過了幾天,發現自己又回到原點,沒有什麼改變?」 淑文的回覆,是這樣子的: 如果回到過去,只是將痛苦釋放出來,不能算是真正的療癒。 大家可以把《人生難免會有傷》六個療癒步驟,再拿出來複習一遍 : 第一步:停下來第二步:接納自己第三步:釋放痛苦...
•
5:48
EP 51你的內在,就是你的根。你對內在的探尋越深,對情緒的來去,了了分明,你就越能深入內在,像大樹深根一樣穩住自己。
我的書房有兩棵植物。一棵是龜背芋。象徵我的創作,就像烏龜走路,雖然很慢,卻一步一步慢慢累積,踏踏踏實。另一棵是鴨掌木,象徵我的作家生活,像鴨子划水,表面優雅,實則忙碌不已。 除了書房,我的庭院也種了肉桂樹、流蘇、茶樹、桂花樹⋯各式各樣的花花草草。每次,我要創作新的作品,我總會種一棵樹苗、孵化種子,和我的作品一起發芽、生根。這些植物就像老朋友一樣,陪伴著我,走過創作的焦慮,孤獨,和突破的喜悅。 如同我在《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
•
5:24
EP50 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就能穩住你自己
有個朋友深陷痛苦,無法自拔,問我該怎麼辦?我直接了當跟她說:「做最壞的打算,你就自由了,也解脫了。」 朋友搖搖頭,無法理解我的觀點。她說:「眼前一看到那個人就覺得很痛苦,不知怎麼相處下去才好!」我拍拍朋友的肩膀,就是因為太痛苦了,才需要做最壞的打算啊! 如果你很在意那個人,就「盡最大的努力」去圓滿。盡力,其實只是對自己交代,不要留下遺憾。其他的,就交給老天爺去安排。 有時,我們因為脆弱,傷心,難免會不敢面對真正的...
•
4:44
EP49 學習什麼是愛之前,你必須先學習對自己負責。照顧好自己,才會愛得自由,愛得無懼。
常有讀者問我感情的問題,到底要留住對方,還是要離開對方? 如果是我,我會問自己:「我是一個可愛美好的人嗎?如果我不夠可愛,把自己搞得亂糟糟,這樣對方離開我是正常的。」 如果我是個可愛美好的人,對方離開我,我還是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幸福,那麼我還怕甚麼呢?! 傷心難過,是難免的。但是,在情感上,我們要帶一點氣魄,活出自己美好的氣魄。愛與不愛,都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可愛美好的人,這是你對自己的責任。無關乎對方愛不愛你。&nb...
•
5:19
EP48 衷於自己的愛。一個人最不能辜負的,其實是自己。
重新再看日劇《初戀》,最後一幕,女主角跟兒子說的一段話,還是很觸動我。 她說:「你不需要遵照別人的期望而活,你有權堅持自己的選擇。就算那是錯誤,就算會失敗,在你的人生中也總會有些意義。」 在劇中,男女主角表面上是尋回初戀的愛人,實際上,則是尋回年少的自我,以及未竟的夢想。在我看來,如果只是尋回初戀情人,卻仍舊失去自己,繼續被現實磨損,整齣劇就失去了靈魂和精彩。 初戀情人,不見得是自己的最愛或最適合自己的那個人。初...
•
5:13
EP47 愛一個人,愛到很真很純時,你會只希望對方得到幸福就好。
每次在山上散步,我總會走到一個池塘,去看看池裡的蓮花。它總是靜靜的綻放著,似乎在等待著著什麼。 有時,又好像不為了什麼,只想這樣靜靜的綻放著,給予這塊土地,一種活著的幸福。 我好喜歡這種靜謐的幸福,而這種幸福的照見,似乎只存在我和蓮花之間。我懂蓮花的純淨,而蓮花也懂我懂它。就像認識好久的朋友一樣。 或許是從小在鄉下長大,又在淡水山上住了20幾年,我的創作都離不開生活的花花草草。 我把蓮花給...
•
4:19
EP46 把對方的苦,當作自己的苦去理解對方,才能把愛的能量傳給對方。
有讀者問,看到自己所愛的人在痛苦中飽受折磨,而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該講的也都講了,卻仍然愛莫能助,怎麼辦?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和《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這兩本西藏小說,都提到自他交換。 自他交換簡單的說,就是願意把對方的苦,當作自己的苦去理解對方。當你能夠理解對方的痛苦,與對方的痛苦達到同一個頻率,自然就能把愛傳到對方的心底。這就是所謂的「同頻」「共振」。 自他交換的前提,是自他平等。也就是,把你當作他,把他...
•
5:55
EP 45 當一個人離開,一定是你們的情債已經還清。不如勇敢的放手,讓緣份自己去流轉。有一天,緣又來了,也許會以不同的樣子,不同的形式再碰面也說不定。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黃淑文2025年6月的新書。《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所有發生,都是靈魂的印記和許諾。 我們常因靈魂的思念而產生情執,卻忘了靈魂的許諾,是互相的。就像訂契約一樣,時間一到,或兩人的債務已結清,合約就立刻解除。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有一段文字,淑文想獻給面對愛(情)的逝去,一直耿耿於懷的朋友: 「當一個人離開,一定是你們之間的情債已經還清。不管是怎麼離開,結束了就是結束了,當對方對你已經沒...
•
6:38
EP 44 破碎的生命,經過修復,換個活法,往往迸發出更驚人的力量。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破碎的生命,經過修復,換個活法,往往迸發出更驚人的力量。」這句話,出自淑文2025年的新書:《只為途中與你相遇》:所有發生,都是靈魂的印記和許諾。 破碎的生命,這個字眼,聽起來有點悲傷。不過,就像衣服不小心破掉了,重新修補,有時候修補後的紋路,反而看起來,特別有設計感。 記得有一次,我有一條穿了十幾年的褲子,居然不小心被勾破了,我捨不得丟,拜託修改衣服的阿姨,想辦法幫我彌補,沒想到阿姨居然在破洞的...
•
9:33
EP43 靈魂與靈魂之間,在出生之前,都會在生命藍圖上,設下一些路標和印記,作為來生相遇辨識出彼此的信物。
#這集Podcast是淑文自己錄的喔!大家好,我是作家黃淑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淑文的新書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副標題是:所有發生,都是靈魂的印記和許諾。 當初出版社討論書名,討論了很久。我特別喜歡這個書名和副標題。 #什麼是靈魂的印記呢? 就像小說一開頭 ,女主角洛桑在瑪吉阿米餐酒館遇到一位神秘女子,故意透過一張塔羅牌愚人卡,點醒洛桑: 「靈...
•
9:04
EP40 流淚是好的,表示你體內的能量,隨著呼吸作了能量轉換,轉化成水珠排放出來。
或許是寫書的時候,投注很多感情在裡面。常有讀者寫信跟我說,看我的書,會邊看邊哭。我覺得藉由作者的文字,讓讀者內在哭不出來的淚水,有個出口釋放出來,是挺好的事情。 年輕的時候,淑文是個想哭也哭不出來的人,這種心情並不好過,就是很多複雜的情緒累積在體內,動不動就感覺體內有一股火山要爆發。因此,我試著去找心理輔導老師,找尋很多管道,把這種累積已久的能量釋放出來。 我試了很多方法,發現對自己最有用的方式是亂畫(也就是我後來開的課程,心靈直覺繪畫...
•
5:17
EP39 不管用甚麼方式離開,緣深或緣淺,其實靈魂都完成他們想完成的,而且早已開啟新的旅程。
一次偶然的聚會,我看到一位五十幾歲的媽媽,畫了一個圓的創作。圓裡面空空的,只有簡單幾筆塗鴉的筆觸。很奇妙,突然有個直覺告訴我,這個媽媽曾經流產。我和這位媽媽是初次謀面,對她一無所知。當她知道我從她的塗鴉畫看出她曾經流產,嚇了好大一跳。也許,她無意從圖畫訴說這個秘密,我卻從圖畫中看到空空的子宮,存在過一個生命的印記。 聽說有的靈魂會設計一段非常短暫的旅程,只為了體會曾經在媽媽肚子中,那種被全心全意呵護的感覺。雖然,寶寶只停留在媽媽肚子一小段時間,但...
•
6:00
EP38 把愛情放在自己的成長,不要用最終的結果否定自己。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淑文,明知對方已經變心,我卻還對他念念不忘;明知這樣下去,只會讓自己受傷,卻克制不了自己的感情,該如何是好呢?」我拍拍朋友的肩膀:「忘不了,表示你刻骨銘心的愛過。凡是愛過的,都會在我們的心上留下痕跡,如果忘不掉,也不要緊啊,就把這個你曾經愛過的人,當作記憶中的老朋友去思念吧!」 愛情的果實,有時是苦澀的。在愛裡,我們多多少少會受一點傷。《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朵拉對雪雁說:「不要用最終的結果,否定自己。就算對方無法給你所想...
•
4:57
EP37 無論你現在擁有什麼,都是因為你要它才會來。
很多人愛擔心。總是被各種問題困擾著。因為一直擔心,時間反而在擔心恐懼胡思亂想之中,流失掉了。 從小,我就是一個想很多的人。長大後,才漸漸找到一些應對的方式。比如,我會把煩惱的事情寫下來。如果還忍不住一直想,鑽牛角尖,就告訴自己:「我現在想的,都已經寫在紙上了,不用一直想,把自己搞的那麼累!」 當了媽媽之後,家裡工作瑣事實在太多了!為母則強,於是就養成把煩惱分類的習慣。先把煩惱分類,各就各位,一條一條列出來,再一件一件列出優先順序,想辦法...
•
5:05
EP 36 再怎麼親密的愛,都有界線。
不管再怎麼親密的關係,似乎隱隱約約有一條無形的界線。不管是親情、友情或愛情,沒有拿捏好尺寸,超越了那條界線,不小心傷到自己或對方,就不叫愛了。如何拿捏好尺寸呢 ? 我想就如同美國詩人奧利佛‧霍姆斯說:「越親近的關係,越需要圓融、謙虛有禮的對待。」我們往往因為太熟悉、太親近,反而不知不覺忽略對方、傷害對方。 因為太熟了,一開玩笑就過頭了。或者,因為太親近,講話就太直接,任意傾倒內心的垃圾和負面情緒。有時,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卻因為太熟太親近,不知如何...
•
5:08
EP 35 死亡不是毀滅,也不是失去所有的一切,而是轉化另一種生命的形式,繼續活著。
回想自己第一次面對親人的死亡,是在小學某一天清晨,突然發現爺爺在睡夢中悄然離世。死亡來的如此突然且悄無聲息,從此卻像一把冰冷的拑子緊緊揪住我。總忍不住用童稚的眼光,半睜半閉,好奇恐懼的掀開死亡的薄紗,探看人死後,躺在棺木裡的軀殼,究竟還剩下什麼?因此青少年時期,我看的都是探索生命的散文和各式各類的人物傳記。我很好奇,如果沒有人能保證自己可以活多久?那麼,每個人究竟要怎樣活出他的一生?才不至於留下悔恨和遺憾。 婚後,爸爸在一場手術意外昏迷辭世,望著...
•
5:24
EP34 你要容許自己改變,也要容許別人改變,因為我們就是處於一個時時都在改變的狀態。
「改變」,是很重要的提醒。有時,我們會鑽牛角尖,是因為我們停留在原地,不願意改變。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無法理解,別人(或這個世界)為什麼那麼善變?想想 : 別人都變了,這個世界也幻化無常,你還不願意改變,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自己糾結自己嗎? 如同《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甲木薩告訴雪雁:「每一分,每一秒,你,我,周遭每個人,甚至樹上的葉子,地上的螞蟻,天上的雲朵,所有的一切,都以你不知道的速度,很細微的,悄悄的改變。每一分每一秒的你都在改變,...
•
4:52
EP33 定期為自己做心靈打掃,所有的情緒都能帶來心靈的啟發。釋放情緒,把情緒轉換成可以提供自己養分的心靈能量。
每隔一段時間,我會透過靜思、獨處、寫日記、出去走走,週期性的為自己做心靈打掃,學習去整理自己、清空自己,把自己帶往一個可以提供自己養分和能量的內心世界。 我很喜歡心理分析師埃思戴絲博士的觀點,她認為心靈中沒有一個東西會消失不見,所有的情緒都能帶來心靈的啟發。 不管是一觸即痛的傷口,還是潛藏在生命深處的恐懼、愛欲、與貪嗔,這些留在心上的軌跡,像一張無形的網,織就了現在的你我,有時需要我們花一些力氣去整頓。我們不需那麼快就把憤...
•
6:01
EP32 把過去的自己,當作自己的老朋友。
有讀者問我,有時很想把心結解開,但內心總是很害怕,不敢回想。偏偏傷心的回憶總是在沒有任何準備時,突然衝上心頭,讓自己不知所措。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如果你真的很排斥去回想不快樂的事,不妨對自己誠實,先把記憶的抽屜關起來,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面對。 也有可能,你把「面對過去」想得太嚴重了,不妨放輕鬆,把過去所發生的,那些讓你不愉快(甚至受傷)的事,解讀為過去發生了你「不太明白」、「不太懂」的事。現在的你,長大一點了,成熟一點了,突然動了一個念頭,想要弄明白「過去那件事到底怎麼了...
•
5:33
EP31 讓自己存在的每一個片刻,都充滿喜悅。這樣活著,不是為了別人,而是你值得。生命本該如是。
有人因為你的存在,而得到幸福嗎?每一天,甚至活著的每一刻,你是否有覺知的,有意識的,知道自己用甚麼姿態活著? 《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書裡,朵拉跟雪雁說:「我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我所存在的每一個時刻,我都希望每一個人因爲我而得到幸福。」一開始,朵拉覺得,潛意識的自己,一直在等待著,前世她所愛的那個人,回到她的身邊。她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時時刻刻這樣準備著。但後來,她發現,活著本來...
•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