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說故事

西藏

Ean連苡安

西藏人口約317萬人,其中藏族佔92%以上,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使用藏語的民族,稱為「博巴」。

  • 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7世紀由松贊乾布統一青藏高原。
  • 他們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相關。
  • 居住上牧區多住帳篷,城鎮多為石頭碉房。
  • 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藏自治區,以及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省的藏區,人口超過650萬。
  • 在尼泊爾、不丹、印度,青藏高原周邊國家也有藏族分布,海外藏族人約20萬。
  • 此外還有漢族、蒙古族、回族、納西族、怒族、獨龍族、門巴族等40多個民族,形成了多民族聚落的格局。

多民族地區普遍遵循「求同存異」“求和”的原則。

  • 民族間文化相互滲透、共享,形成了和諧友好的民族關係。
  • 西藏東南部的藏彝(ㄧˊ)走廊是漢藏及多個民族的交流通道。
  • 通過川藏道、茶馬古道路線促進了民族間的經濟與文化交流。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 平均海拔約4500米,位於歐亞大陸中南部,涵蓋西藏自治區以及周邊地區。
  • 因為極高的海拔和廣闊的面積,被譽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
  • 被稱為「地球第三極」,是因為它是繼南極和北極之後,地球上海拔最高、氣候最寒冷的地區。

青藏高原是亞洲多條大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亞洲水塔」。

  • 黃河、長江、雅魯藏布江、恆河和印度河。
  • 由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南北擠壓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周圍東西走向的山脈,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
  • 這些高山為河流提供了必要的地勢落差,使冰雪融水能順勢匯聚形成江河。

由於青藏高原地質堅硬、植物稀少、氣溫寒冷。

  • 天葬主要是他們為往生者送別的方式,不適合土葬或火葬而形成。
  • 天葬的核心理念源自藏傳佛教,認為死亡是靈魂與身軀的分離,靈魂不滅並輪回轉世,通過天葬讓靈魂解脫升天。
  • 往生者遺體用白布包裹,擺放數日,期間喇嘛誦經超渡,家門會掛紅色陶土罐供靈魂食用,選擇吉日後遺體被運送遠離居民區的天葬台。
  • 天葬師將屍體肢解,骨頭敲碎,提供禿鷲啄食,骨肉被吃完視為吉祥,殘餘部分就會焚燒。禿鷲被視為“聖鳥”,只啄人體,不會傷害其他動物。

藏曆新年,又稱「洛薩爾」,是他們重要節日。

  • 通常在藏曆正月初一慶祝,時間相當於公曆的2月或3月。
  • 洛薩爾不僅是新年的開始,也是藏族人民祈求平安、幸福和豐收的重要時刻。
  • 藏區各地會舉辦歌舞表演、藏戲、賽馬、射箭傳統活動。
  • 藏民會在家中和寺廟舉行祭祀活動,供奉神靈和祖先,寺廟會有喇嘛誦經、跳神舞宗教儀式。
  • 最特別的飲食方式糌粑是他們的主食,由青稞炒熟磨成粉製成,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糖分,能為藏族人提供充足的熱量,有助於抵禦高原寒冷和缺氧的嚴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