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說故事

古埃及

Ean連苡安

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統治者,被視為神的化身、神的代理人,負責維護國家秩序與宇宙和諧。法老擁有絕對權力,能掌控土地、資源和人民,並主持重要的宗教儀式以確保國家繁榮與穩定。

那爾邁是古埃及首位王朝法老

  • 在公元前31世紀統治,傳說他以武力統一上下埃及,並建立首都孟斐斯,標誌著古埃及王朝時期的開始。
  • 那爾邁的名字是由象形文字「兇猛的鯰魚」和「鑿子」組成,象徵強大與權威。

胡夫是第二位法老,在公元前2589年統治。

  • 他最著名成就建造了吉薩高地的「胡夫金字塔」,也稱為「吉薩大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金字塔,並且是世界七大奇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建築。
  • 金字塔建造於約公元前2560年,約10到20年完成,原本高度146.6米,底邊長約230米,建築超過230萬石塊。
  • 金字塔的四個斜面對準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由於長期風吹日曬,現在高度約137米。
  • 胡夫金字塔作為他自己的陵墓,象徵他在生前和死後的權力與神聖地位。

拉美西斯二世是第三位法老,被認為是古埃及歷史上最重要,最著名的法老。

  • 因為他對土木工程充滿熱情,在埃及各地留下了許多他的痕跡。
  • 不管是各個大大小小廟宇,還是篡改建築,其中最知名的「阿布辛拜勒神廟」。
  • 神廟的建造時間約20年,在公元前1284年到公元前1264年間完成,彰顯拉美西斯二世的神聖地位與統治權威,同時鞏固埃及在南方努比亞的宗教與政治影響力。
  • 阿布辛拜勒神廟還有著名的太陽奇蹟,每年2月22日和10月22日,太陽光會精準照射進神殿深處,點亮拉美西斯二世及兩位太陽神像,顯示古埃及人的天文知識。

阿肯那頓以推行一神教改革聞名,廢除了埃及傳統多神信仰。

  • 專注於崇拜太陽神阿頓,並自稱為「阿頓的唯一化身」。
  • 他的宗教改革在埃及社會引起強烈反彈,他的名字後來被官方記錄中抹去,被篡位的兒子圖坦卡蒙逆轉。
  • 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第十二位法老,也是最年輕的法老。
  • 他原名圖坦卡頓,意思為「阿頓的形象」,後來改名為「圖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因為卡蒙在位期間,象徵宗教政策的重大轉變。
  • 徹底推翻了父親推行的「一神教的改革」,回歸傳統的多神教信仰。
  • 尤其是重新崇拜「阿蒙神」,所以才有後來的改名「阿蒙的形象」。
  • 由於他父親的宗教改革爭議以及英年早逝,在古埃及歷史記載中較少被提及,但因為墓葬的完整性,內含超過5000件陪葬品,包括金面罩、珠寶、武器珍貴文物,真實反映當時的葬禮儀式和社會文化,使他成為現代最著名法老。

哈特謝普蘇特是著名的女性法老。

  • 她是少數以法老身份正式執政的女性,並以卓越的政治手腕和建築成就聞名。
  • 她的統治時期相對和平,注重經濟發展、貿易擴張和文化建設。
  • 建造了著名的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位於現在代爾巴里),神廟的浮雕成為古埃及建築藝術典範。

法老的陵墓主要用來安葬遺體及陪葬品,具有宗教和保護功能,象徵法老死後升天成神的重要場所。

  • 這些陵墓的形式隨時代演變,從早期墓穴、階梯金字塔,到後期的真正金字塔,再到新王國時期的地下墓室。
  • 古王國時期例如: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這些金字塔內部設有墓室和通道,主要是安放法老木乃伊和陪葬品,並防止盜墓。
  • 新王國時期,法老陵墓多建於底比斯西岸的帝王谷,採用隱蔽的地下墓室設計,避免盜墓。

在古埃及文化中,木乃伊是指經過特殊處理和保存死者遺體。

  • 當時的埃及人相信死後生命可以延續,並認為保持身體完整是對來世的尊崇。
  • 因此他們發展出製作木乃伊過程,以防止腐爛和分解。
  • 製作和埋葬方式反映當時宗教信仰、葬禮儀式。
  • 不同包裹方式、所配備物品、符號,都可以清楚知道當時宗教觀念和社會地位。

古埃及人透過研究木乃伊骨骼、組織、器官,了解人類身高、體格、疾病多種方面信息。

  • 這些數據有助於他們研究人類演化、疾病傳播和健康狀態問題。
  • 木乃伊為什麼叫木乃伊?古埃及語中的詞彙「mwt」,意思是「腐爛身體」。
  • 後來這個詞在古埃及語中演變為「身體」與「肉體」。
  • 隨著時間推移,「mwt」這個詞在英語中被廣泛使用,這個詞成為一個通用詞彙,用來描述各種文化中類似保存和防腐技術所產生的遺體。

木乃伊製作過程俗稱科洛法

  • 埃及人會先進行器官摘除,這步驟是保存內臟,達到木乃伊有效的效果。
  • 接下來木乃伊會進行防腐處理,可以使用天然物質鹽、樹脂、香料、植物物質,也可以使用化學物質甘油。
  • 一旦木乃伊身體乾燥和防腐,就會進行大量紗布、亞麻布包裹。
  • 過程中會加入一些符號和護身符,以供死者在來世使用。
  • 最後木乃伊會被放置在特製棺材中,這些棺材通常由木材製成,並精心裝飾,反映死者的社會地位和宗教信仰。

木乃伊講究維護清潔,頻率取決木乃伊保存狀態。

  • 展示環境、博物館、文化遺產、機構政策、都會由專業人員清理。
  • 一般而言通常不會過於頻繁,避免造成損害。
  • 這些人員要具有相關知識、技能,能夠確保木乃伊在處理過程中不會受損。

木乃伊不僅限於人類,可以是其他動物。

  • 在一些文化和傳統中,也存在動物和其他生物進行保存。
  • 古埃及崇拜的神祇中,有些被視為動物化身,豬神的索貝克和鳥神哈索爾的木乃伊。
  • 在秘魯的奇奇卡文化,人們對動物木乃伊保存有著重要意義,他們相信這樣可以維護生態平衡與保護環境。

木乃伊在古埃及被視為神聖存在,代表生死循環、靈魂和來世信仰。

對於生命循環在不同地區,反映出對於死亡、靈魂、來世重生、生命價值觀,

這些都是一種演化過程與精神上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