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說故事
晚安說故事 說出靈魂深層故事
兩性哲學裡,撫平男女之間困惑與秘密。
探討情感生命的奧秘,一起追尋情緒蹤跡 。
讓我成為我們,創造屬於彼此今生的記憶。
如果你喜歡我 歡迎訂閱追蹤留言
合作邀約:taylorcheng03200320@gmail.com
晚安說故事
海洋傳說
•
Ean連苡安
尼斯湖水怪的傳說主要集中在英國蘇格蘭的尼斯湖。
- 水長約37公里、寬約1.6公里、深約230公尺的淡水湖泊,位於蘇格蘭高地西北部。
- 尼斯湖水怪被認為是生活在尼斯湖的神秘生物,幾乎有關水怪的目擊和傳說都發生在這個湖區。
- 科學家認為尼斯湖水怪可能是古代蛇頸龍後裔,蛇頸龍是水生爬行動物生活在海洋,具有長頸和小頭蛇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魚類、海洋生物為食。
目前最接近證明尼斯湖水怪存在的證據是一名為歐法奧哈加恩的水怪獵人提供的影片。
- 獵人表示,他透過在尼斯湖南岸奧古斯都堡附近設置的網路攝像機。
- 拍攝到一段影像,顯示一個長約7.62米的黑色物體在湖面沉浮,有時會露出長脖子和駝峰。
- 他認為從物體的大小和速度來看,不可能是水獺、海豹或遊艇。
- 近期有科學家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中發現了小型蛇頸龍化石,顯示蛇頸龍可能生活在淡水中。
蛇頸龍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類動物,牠們的祖先與恐龍的共同祖先早已分開演化。
- 蛇頸龍特徵是利用四個大型鰭狀肢游泳,具有長頸和寬身體,與典型的恐龍在形態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因此蛇頸龍不是恐龍。
- 蛇頸龍是用肺呼吸的爬行動物,必須定期浮出水面換氣。
- 蛇頸龍是冷血動物,無法調節體溫,更新世冰河期的氣候極端冷酷,難以支撐蛇頸龍在尼斯湖的生存。
- 若尼斯湖水怪是蛇頸龍,應該經常被目擊清楚。
2018年及2019年,一個由新西蘭奧塔哥大學主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
- 在蘇格蘭尼斯湖採集了多個湖水環境DNA樣本,通過基因測序比對,尼斯湖內存在大量鰻魚的DNA。
- 目擊和傳說中的尼斯湖水怪可能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鰻魚,或是由許多普通鰻魚聚集造成的誤解。
- 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巨型鰻魚的可能,但至今沒有捕獲到明確的實體。
而我們所熟知的美人魚,在航海記錄中多位航海家曾描述過類似美人魚的生物。
- 最著名的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的紀錄。
- 1493年1月,哥倫佈在加勒比海,多明尼加比亞克河口航海時,目擊到多隻“美人魚”。
- 他在航海日記中寫道:“她們從海面探出身體,但不像傳說中那麼美麗,臉上帶有男性特徵”,這其實是對海牛和儒艮誤認,後來也就有美人魚其實是海牛和儒艮的說法。
- 哥倫布描述生物體型龐大,皮膚粗糙、鼻孔位於頭頂能閉合、眼睛小、前肢像手臂、尾部呈扁平魚尾形狀,符合海牛的特徵。
儒艮在某些地區俗稱為“海牛”,但海牛和儒艮是海牛目下的不同科動物。
- 兩者體型和食性相似,都是溫和草食性水生哺乳動物,但主要區別在於尾巴形狀和部分區域。
- 儒艮屬於儒艮科,尾巴呈現類似海豚的「Y」形,主要分佈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 是海牛目中唯一生活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物種、海牛屬於海牛科,尾巴呈「圓形扇狀」,主要分佈在大西洋及週邊淡水河流。
- 這些海洋哺乳動物在水中抱著小孩浮出水面的行為,容易讓遠距離觀察者誤以為「人魚抱子」的形象,產生美人魚傳說。
《美人魚》是丹麥作家安徒生1837年發表的童話故事。
- 講述美人魚為愛放棄魚尾、追求靈魂的故事,美人魚故事融合了古代神話、航海傳說和文學創作。
日本也有獨特的人魚傳說“八百比丘尼”和“阿瑪比埃”。
- 講述一位女子因為食用了人魚肉而獲得長生不老,活了八百歲容顏不老。
- 她後來出家成為比丘尼,遍佈各地,傳說她將部分壽命借給天皇。
- 八百比丘尼的故事在日本各地有多個版本,並在小濱的神明神社有供奉神像。
- 阿瑪比埃是一種傳說中的妖怪,類似人魚身體覆蓋鱗片,頭部長有三隻足和鰭。
- 據傳它會預測豐收、瘟疫,出現時人們只需要繪製圖像就可以避疫。
- 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阿瑪比埃的形像在日本網路廣泛傳播,被視為防疫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