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裂坛
墙裂坛:用另一种方法来解读金融。不是用数学模型、经济学理论,而是用社会人类学、文史哲、艺术…这些与“人性”天然接近的知识来解读。
墙裂坛里的每个人都有个撞墙的梦想,想把金融和其他学科的界限撞开,希望和你一起解除思想上的自我隔离,一起讨论、一起解惑~
墙裂坛
从6.3到7.3:汇率达摩克利斯之剑下的生存法则
本期聊个既专业,又极具实操性的话题——汇率风险。
近年经济虽遇挑战,但出口和出海成为少有的亮点。这波出海潮已持续四、五年,规模更大、覆盖更广。企业足迹遍布全球,产业链转移更彻底,营收、资产结构的规模开始变得可观;并购和融资越来越频繁,最近海外可转债发行的热火朝天。与2016年相比,这次出海更偏爱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特别热闹的东南亚,最近因与懂王登基争分夺秒,马来西亚槟城芯片产业动作频频,开始在“预防性收购”。
但一切出海活动,汇率风险都如影随形;企业头上始终悬着一块“大石头”:一次汇率波动,就能抹去整年利润。再加上特朗普再次上台,肉眼可见:汇率避险将迎来升级。
怎么办呢?本期我们和一位外汇避险业界的实战专家聊聊。
·本期嘉宾·
Joseph刘老师,前华为外汇风险高级经理,17年制造业跨国企业总部资金管理经验,目前创业为出海企业保驾护航
·时间戳和文字总结·
00:09:12外汇风险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不确定性。英文里“risk”是中性词,中文翻译成“风险”就带上了消极意味。“risk”强调的是不确定性,类似中文里的“危机”,既有危险也有机遇。
很多外资上市公司年报里会把“风险和机遇”放在一起讨论外汇问题,因为外汇波动可能对企业有利,也可能不利。他们会给投资者展现一个全貌,让投资者自行判断是否要承担这种外汇敞口。
然而在中文语境下,媒体铺天盖地都在讲风险,似乎外汇波动就等于亏钱。但从学术概念理解,“外汇波动”对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影响是中性的,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企业做生意本来就是承担风险博取收益,而不是对冲所有风险。出海本身就可能为了更高的利润而主动接受风险。好的财务官应该帮助企业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而不是完全规避,一味强调风险而错失机会。
外汇风险通常分为三大类: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