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 什麼叫業障?如何消業?

淨空法師

我問他:什麼叫業障?
  底下《鈔》這一段特別為我們解釋業障。想要消業障,如果不知道業障是什麼,到底消的是什麼也不曉得。現在我們學佛的同修,每一個人都希望消業障:「我的業障很重,我要消業障。」問他:「什麼叫業障?」說不出來。說不出來,那還消什麼?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障就是障礙,障礙了什麼?障礙了真心,障礙了本性,這個障就很嚴重。什麼是障?業就是障。業是什麼?業是事業。哪個人不喜歡作事業?希望自己的事業愈大愈好,事業愈大,障也就大了,煩惱也就大了。 
  人生下來很可憐。一上學念書了,你們看看學校發的作業簿,他就作「業」了。從一入學就開始作業,一直作到死都作不完,這是造業。所以人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就是他那個造業從來沒有中斷過,拼命在造。造的是善業,三善道投胎;造的是惡業,三惡道受報。造業是六道輪迴,哪一天我們能不造業,那就好了。 
  今天下午有幾個同修來看我,第一次到這兒來,是個出家的老比丘尼,很發心,自己省吃儉用,到處幫助人家蓋廟,出錢出力。她有八十四歲了,我勸她念佛,不要再造業了。蓋廟是造業嗎?你們想想是不是造業?台灣的廟太多了,不要再蓋了,要緊的是念佛求往生。不但惡業不能造,善業也不要造。說實在話,一面造作,心地還是清淨,那是菩薩再來,不是凡夫。中國古時候這些道場的建立,跟諸位講,不是凡夫建的,都是佛、菩薩、阿羅漢化身來建的。凡夫造業,他怎麼能出得了三界?怎麼能了生死?諸佛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是來利益眾生的,來幫助眾生的,所以都是佛菩薩應化而來的。我們今天自己是凡夫,不是佛菩薩再來的,去學佛菩薩那種事業,那我們就壞了,所以這個就要知道。老比丘尼八十四歲了,修行非常認真,早晨很早起來,自己還當維那。已經八十四歲了,非常難得,這個唱的聲音也還滿響亮的,真不容易!我今天看到她很喜歡,八十幾歲有這麼好的身體,很難得。 
  『業障者,凡障有三,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業障」有三大類,這個三大類就是平常經上所講的「惑、業、苦」,惑是迷惑,業是造作,苦是受報。業障,實在講無量無邊,這裡講的三障是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我們不說細的,說粗的。細的很難懂,粗的就是《百法明門》裡面所講的二十六種煩惱,即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就是這二十六個煩惱造成了六道輪迴。假如這二十六個煩惱都斷了、沒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不要說你要怎麼出去了,到時候六道輪迴找也找不到,所以能造六道輪迴的就是這二十六個煩惱。 
  煩惱是障,裡面有煩惱,外面就造作。你們在《普賢行願品》懺悔偈裡面所念到的,什麼東西造的?身、語、意。身體動作是造作,口裡面是言語,意裡面是念頭。起心動念是意在造業,言語是口在造業,身體動作是身在造業。所以這個煩惱表現在「身、語、意」業上來發揮,就起作用了。身、語、意就是煩惱造業的工具,這個我們要知道。我們時時刻刻要有警覺,依照佛的教誡不造惡業,那就好了。 
  既然有造作,後面一定有果報,善因就有善果,果報在三善道;惡因一定要有惡報,果報就是三途,「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三途。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來都沒有辦法脫離輪迴,都在六道裡面打滾,而且一世不如一世。在六道裡像螺旋紋一樣,愈來愈下去,它不會往上面轉的。什麼原因?我們造的惡業比善業多,一生一生、一世一世累積下來,就往下沉,不會往上浮。這一個事實,只要我們頭腦稍微冷靜一點,我們想想,不要想久遠,想今天從早到晚,我起心動念,起了多少個善念?起了多少個惡念?你就曉得了。 
  什麼是善念?什麼是惡念?為一切眾生的、為社會大眾利益的,這是善念;為自己、為個人、為一家的,這是惡念。你起的念頭,到底哪一種念頭多?為我自己的念頭多,換句話說,你就是往下墮,你不是往上升。這就說明六道輪迴的可怖,真可怕!我們在六道裡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這是事實的真相,不可以不知道。 
  我們看下面的文。『今言業障』,這個明明是三障,他沒有說「拔三障生淨土」,他只說「拔業障」,沒有說「拔三障」。「今言業障,則中攝前後」。三障,「業障」在中,沒有煩惱,就不會造業;不造業,就不會有報,所以這個業在當中把上下都關連了。從「因、緣、果」裡面來講,業是因,報是果,煩惱是緣。就是這個果報,跟果報最密切的這個叫因,疏遠的叫緣。業跟果報關係最近,煩惱還遠一層。像父子,父親是因,祖父那是緣,比較遠一點的是緣。所以這個業報,在三障說「業障」是最合理的。 
  『煩惱者業之因,報者業之果也。業必有因,業必招果,故攝二障』,這是講一個業障把前面這個煩惱跟後面的果報統統都包括在其中,這個好懂。 
  『除障貴除其本,如根絕不生芽,芽不生,則枝葉華果,悉不生故』。「除障」,有人在枝葉上除,有人在根本上除,這就看人的根性。上上根人、利根之人,他知道從根本修;根本是從根本上下手。中、下根人他不明白這個道理,他也沒有法子從根本修,佛就教給他們從枝葉上修。譬如我們看到一棵樹,這棵樹我們不想要它,聰明的人拔根,根一挖,樹就拉倒;那個笨人不要它,先把葉子一片一片的拿下來,然後枝條一條一條剪下來,最後慢慢的才把這棵樹連根拔掉,你說那個多費事,多費時間。這在佛法裡面講叫漸修,漸修就是用這個方法,在枝葉上下手。 
  高級的修行方法是從根本上下手,禪是從根本上。諸位要曉得,禪有兩大派系,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神秀跟惠能兩位大師,神秀大師所接引的對象是大乘根性的人,還是從枝葉上來。六祖能大師是從根本上下手,他接引的是上上根人。我們淨土宗是從根本修,這個要知道。密宗裡有從根本,也有從枝葉,所以成就不一樣。 
  淨宗不管是什麼根性,統統從根本修,為什麼?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根本的根本,上根人也是用這個方法,下根人也是用這個方法;文殊、普賢用這個方法,阿鼻地獄眾生也用這個方法。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那個可以說是理上有,確實有,事上沒有。你們看《無量壽經》就知道,事上是平等的,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事上平等。我們這個世界,每一個人個子高矮不一樣,相貌也不相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個子都一樣高,相貌完全一樣,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是《無量壽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那個世界叫平等世界,四土、三輩、九品是理論上不平等,事實上平等。 
  所以這個「除障」要除根。 
  『今此咒持之,則煩惱不起,是拔業障根本也』。所以,你要懂得持咒。如果這個咒真的能把自己的妄想、雜念伏住了,這叫持咒,這叫功夫得力了。假如一面念往生咒,一面在打妄想,不要說三十萬遍了,三百萬遍、三千萬遍也沒用,也是古人所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沒用!為什麼?你持的不如法,你不會用心。 
  早晚課誦,我也說了很多遍。早課的用意是提醒我們,這一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遵守佛菩薩的教誨,早晨是提醒。晚課是反省,我這一天有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沒有做到?做到的要繼續保持,沒有做到的明天要改進。這才叫做早、晚課。不是早晨把這個經咒念一遍給佛菩薩聽,晚上再念一遍給他聽,我們自己言語、造作、思想、行為根本就不相干,那這種早晚課,說老實話是有罪過的。什麼罪過?早晨騙佛菩薩一遍,晚上又去騙一遍,天天騙佛菩薩,你這個罪過重了!你要明白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做早晚課的真實義。  
  你不入境界,這個利益你得不到,這種歡喜你也得不到。所以讀經、念往生咒、念阿彌陀佛名號都可以,都能達到這個境界,就是你要會用功,如理如法的修行,經典裡所講的理論、道理要懂得,要與理相應,經典裡面教給我們一些方法,我們要明瞭,要把它做到,與法相應,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你才能得到。 
  『得生淨土者』。底下解釋得生淨土。 
  『輪迴娑婆,皆繇業障』,這是曉得生死輪迴的因在哪裡。因在造業,為什麼會造業?因為有煩惱。造業,後面才有六道輪迴的果報。業障要空了,煩惱當然也空;煩惱還在,你的業障決定空不了。消業障必定斷煩惱,斷煩惱一定會消業障。 
  『業障既空,穢土種滅』。這個「穢土」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種子沒有了,六道輪迴的因沒有了,六道輪迴的果報現象當然沒有了。永嘉大師講的「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就是六道。 
  『隨願往生』。一定隨著自己的願望,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達到。 
  這就是這個法門比其他一切法門殊勝的地方。說實在話,其他法門連過去的業都不能帶,一定要消乾淨才能出得了三界。阿羅漢出了三界了,四果阿羅漢見思煩惱統統斷盡了,也就是《百法明門》裡面所說的二十六種煩惱統統斷盡了,他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六道以外的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沒有破,所以不能見性。我們這個法門見思煩惱不必完全斷盡,只要把現行斷了就可以了。什麼叫現行?現在不發作就可以了。現在一面念佛,一面還發作,沒有用處。諸位要記住,就是決定不帶現前。現在一定要修身心清淨,這個很要緊很要緊,這是我們這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的關鍵。 
(阿彌陀佛!由於字數限制,文字檔未能夠完全提供,敬請見諒)
恭選自『往生咒講記』  (第一集)  1994/6/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1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