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師父說:聽經,是親近諸佛菩薩;熏習,一天都不能中斷!
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圓滿之後,提倡成立「淨宗學會」,其用意是正本清源。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覺悟者稱佛菩薩,迷惑為凡夫。佛教的修學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求達到此目標。「淨宗學會」成立的目的是推動佛陀教育,特別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尤其適合現代人修學。
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尊普賢十願,歸心淨土圓滿矣!
淨空法師說:「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三天不讀經,不聽經,也就是不接受聖賢人的教誨,煩惱習氣決定起現行,就退轉了。可見讀經聽經之重要。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將講經傳播到網路上,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有時間可以反覆聽,聽多了就會開悟。到真正覺悟,就不會退心了。這是用經教的熏習來增加我們的善根福德。聽經比看經好,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法容易開悟。我們為什麼會退轉?自己修行的功夫敵不過習氣,煩惱習氣、業障太重。諸佛菩薩初學的時候也不例外。你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把世間一切的緣都看淡,人事物都要看淡;若一年比一年淡薄,那我們就有進步。雖然每天誦經念佛很用功,如果對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分別、執著,就毫無功夫。聽經、念佛白費勁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個很重要!
Episodes
165 episodes
劉素云老師: 聰明反被聰明誤
題目:聰明反被聰明誤副標題:忠厚老實多福報 (副標題不做進視頻)智慧能度己和他,聰明多了如亂麻。在我認識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多有聰明者,少有智慧者。 我見過這樣一對夫妻,在一個部門工作,同事都叫他倆「人精」,顧名思義,這兩個人很「精明」,比聰明還高一籌。頭腦靈活反應快,不甘人後喜張揚,見利忘義不承當。他們是見便宜就上,見吃虧就讓;見榮譽就上,見困難就讓。提職、評模,是他們表演的最佳舞台,那可真是夫...
•
3:06
劉素云老師: 佛力加持不思議,信佛就得真實利!
劉素云老師:佛力加持不思議,信佛就得真實利一場接一場的考試,通過就升級了今天是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九日,農曆二月初十,是我八十歲的生日。也許是巧合吧,今天是第三次複講《無量壽經》講稿的圓滿日,我怎麼覺得這是我給自己生日獻的厚禮呢!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就是那麼的奇妙,就說今天的巧合吧,是偶然?還是必然?誰安排的?我不知道,怎麼巧合得那麼妙,真是天衣無縫,讓人難以預料。 第三次複講《無量壽經》的講稿,我是二〇二三年四月二日動筆的,到今天完稿...
•
22:58
淨空法師: 想要臨終時不迷惑顛倒,平時就要做這件事情
民間這些作法, 對於病者亡者都很殘忍,傷害相當大! 這就是說人死以後,在現在風俗習慣裡面做七,做七的來源就在此地。為什麼要做七?七,要怎麼個作法,才對亡人真正有幫助?這個道理我們要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多數人死了以後不是立刻就去投胎,死了之後他還有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叫中陰。人道人身失掉了,還沒有去投胎,當中這一段的期間,佛在經上講,這一段期間大多數人是四十九天,七個七。大多數人都去轉世,看他的行業落到哪一道,他就受果報去了。在這一段期間當中,他每七天有一次變...
•
39:39
淨空法師: 現前平安幸福,豐衣足食,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生活環境隨著你的念頭在轉 【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 這經文是講讀經的利益,我們是凡夫,諸佛菩薩他們的心比我們清淨,他們的智慧比我們高,他們無論是看人、看事、看物,都比我們看得透徹,比我們看得深遠。我們對於這些聖賢人的話,聖賢人的教誨不能夠深信,不能接受奉行。 這一個地方真正發心修行,正是中國古人所說...
•
58:57
淨空法師: 掌握修行要领,不受外境影響,你就成功了
經一開端是地藏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的一段話,這是他在我們世間度化眾生,所見到一些事實的狀況。『閻浮眾生』是指我們這個地球,『舉心動念』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無非是罪』。地藏菩薩說的這句話有沒有過分?我們自己要認真冷靜的去思惟,起心動念是不是罪?佛講這一部經是在方等會上講的。在那個時候,三千年前菩薩說這一句話,確實會讓我們懷疑。如果在現代這個世間來講這一句話,我們就會很肯定,確確實實起心動念無非是罪。可是菩薩的意思很深,為什麼?起心動念就是罪,這個話說起來難懂。在如來果地上,在法身大士...
•
53:02
劉素雲老師: 這段話是佛的重要叮嚀, 修行之關鍵
修行失敗的原因〖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 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 「長夜」,比喻生死輪迴。其他宗教以生天為歸宿。天趣雖然壽命很長,實際也是個肥皂泡。黃念老說:我將來成佛,既是三大阿僧祇劫,同時又是剎那,因為時間是眾生的錯覺。末法的眾生,唯有依靠淨土法門,才能橫出三界,不墮於五趣。如果豎出的話,我們誰都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要斷見思惑才行,大家別說是斷惑,連伏都伏不住。唯有這個法,凡夫也能修持,並且橫出三界。「應勤修行」。雖然一...
•
31:35
劉素雲老師:如何破解被邪法、巫術控制而神魂顛倒
「毒彈」,就是有毒的炮彈。這裡我所說的「毒彈」:一是指邪師說邪法; 二是指邪師用邪法、用巫術控制人。這種毒彈危害非常之大。因為打著佛門的旗號,欺騙性大,誘惑力大。他們用邪法、巫術控制人,能讓人神魂顛倒,任他擺布,受他控制。 現在這種情況似乎多起來了,要警惕,不要做邪師的代言人和犧牲品。 為什麼學佛人還能被邪師用邪法和巫術控制呢? 學佛不真不實,假信佛,假學佛,有所求。這樣學佛,自身有漏,就像雞蛋破了...
•
2:52
劉素雲老師: 為什麼多年學佛, 功夫仍不得力?
依此大法修行,今生一定成就!妄念念念相續,何時往生淨土? 二〇二四年又是不尋常的一年,就像二〇一四年一樣不尋常。記得二〇一四年,舉辦了《無量壽經》第四回科註學習班, 師父老人家親自參加、親自主持、親自點評每一篇錄用的文章。有多少人看出了其中的不尋常?老人家在幹什麼?他在向我們表達什麼?老人家讓我們學習上海下賢老和尚,學習劉素青老居士,讓我們五年作真菩薩。這些又是在向我們表達什麼?有多少人聽懂了、看懂了?聽懂了、看懂了的,又有多少人照做了?二...
•
22:33
淨空法師: 命裡財富從哪來?如何能夠能發大財?
今天你看到這個世間人做大官的、發大財的,那是什麼?過去生中修得的,沒有一個是僥倖的。研究什麼方法能發財,全是騙人的。 我住在澳大利亞,跟格里菲斯大學來往很密切。學校商學院那棟大樓蓋成了,舉行落成典體,校長邀我去參觀。特別從美國請了一名教授,是商學系的,來做特別的講話,請他做主講。那天我跟校長坐在一起,我告訴校長,我說他一生在商學院做教授,在美國是有名的教授,我說我對他有懷疑。校長說你怎麼對他懷疑?我說他會說,他沒有發財,你看他還是拿學校那一點薪水過日子。自己不能...
•
10:56
淨空法師: 你的心還動不動?動是妄心, 不動是真心。
我們現在冤家債主太多,用什麼方法去降伏他? 釋迦牟尼佛得的定是什麼定?自性本定。什麼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自性本定。自性沒有動過、沒有搖擺過,說明自性是寂靜的,所以叫寂滅定,自性是不動的。動,這叫阿賴耶、叫無明,無明才會動,明就不動了。明跟覺是一個意思,覺悟就不動,不覺它是動的。 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自己要常常觀察自己,我們的心是動還是不動?動就是有妄...
•
41:43
劉素雲老師: 要有足夠的信心, 今生就回歸極樂!
我靠什麼出輪迴?菩薩分為兩類。 一、 慈悲心多。這些菩薩求生極樂,是為了度化眾生。二、喜歡攝取功德。這些菩薩求生極樂,是為了攝取諸 佛功德。 曇鸞《論註》中說:初地至七地菩薩,可分身無量佛剎, 度化無量眾生。但他們做佛事時,還需作心入三昧,不是無所作心。這些菩薩往生見到彌陀後,頓然證得與八地以上菩薩平等的法身。像龍樹、婆藪槃頭等菩薩,也求生極樂,就是這個原因。《論註》又說:菩薩證到七地時,得大寂滅。上不見有諸佛可求,下不見有...
•
30:25
淨空法師: 隨緣自在, 人事物都不放在心裡
情執愈深,給自己添的麻煩愈大夢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其實作夢的時間很短暫,但是在夢中感覺得時間很長。中國古人有一篇文章「黃粱夢」,這篇文章,過去曾經在初中國文課本裡面有,我們以前讀書讀過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內容大致是寫一個秀才,妄想很多,旅行在路上,大概走得累了,在一個小廟裡面休息,這是個道教有個道士,道士在打坐,旁邊他煮東西,吃的東西就是高粱米,黃粱(高梁米、小米),煮小米很快,他就在那旁邊打瞌睡。作夢當中很得意,他去趕考考取了舉人,過了幾年又考取進士中了狀元...
•
50:38
淨空法師: 什麼是魔,我們如何降魔?
時時刻刻提高警覺,不受他的干擾 世尊出現在世間,為了教化一切眾生,還得示現降魔,佛他沒有魔,菩薩也沒有魔難,凡夫有。魔從哪裡來的?一個是煩惱,另外一個就是天魔,天魔包括所有在菩提道上種種的障難,這個都是屬於天魔。魔這個字,原本諸位要是看到中國古本的經書,這個魔是折磨的磨,下面不是個鬼字是個石,是個石頭,折磨的磨。梁武帝這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對佛門護持真是全心全力,這個字是他造的,梁武帝造的。他說折磨太可怕,像魔鬼一樣,所以把...
•
1:08:40
劉素雲老師: 這六條就是給我們做示範!
篤行兩個字非常重要!感悟一:我給祖宗點大讚,我給自己點大讚。 我給祖宗點大讚! 或許有人會問:劉老師今天怎麼了?怎麼突然想起給老祖宗點讚來了?我告訴大家,寫第四十一品經文的講稿,我 對老祖宗的感恩之情愈來愈強烈。是祖上有德,為後世子孫 積了這麼大的福報。遠的我不知道,就說近的吧,爸爸、媽 媽、姐姐,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了,不久的將來,阿彌陀佛 也接我回家。到那時,我就可以驗證二十多年以前九哥告訴 我的那句話:「咱家老祖宗可了不起了,都在西方...
•
15:51
淨空法師: 環境隨著念頭轉, 六道輪迴心想生。我們能去哪一道?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世尊在此地明白的告訴我們,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這一句話就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了,正是大乘經裡面我們常常讀到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此地講的「心想」,由於心想不同,造業就不一樣。業雖然有三大類:身業、語業、意業,這三大類總是以意業為主宰,也就是念頭,身、口之所造作都是隨著念頭走的。念善,這個人造的是善業;念惡,這個人造的是惡業。世出...
•
37:04
淨空法師: 母親的這個舉動, 不但自己消災改命, 小孩會增福增壽, 業障消除, 很好養。
兒女投胎來你家,有他宿世的因緣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這是說生產的時候應該如何修福。這一類的事情,在現代衛生醫藥比過去發達,狀況比過去好轉太多了。在古時候,特別是在農村落後的這些地區,生產實在是性命交關的大事。所以...
•
25:54
劉素雲老師: 能忍的人力量最大, 修忍辱要走出幾個誤區!
修忍辱是福報的源泉(三)學佛必須忍辱。 為什麼要忍辱?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養問題。從出世間法來說,它是一個了生死、出輪迴的重要修持法門。 什麼叫忍辱? 忍辱就是要忍受不管來自什麼方面的、對自己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種種痛苦、種種侮辱,包括不發怒,不結怨, 心裡沒有惡意。這是一個很難修持的問題。別人打你,罵你, 拿種種事情冤枉你,把莫須有的罪名扣在你頭上,你應該怎 樣對待?這是一個修...
•
21:19
淨空法師:魔也是金色光明,福報很大,徒眾很多,有勢力也有護法神
凡夫哪裡能比得了他?【復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 也就是說沒有功德、沒有利益,說你迷信。 【或露齒笑。或面背非。】 【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 《楞嚴經》所說,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個邪師是誰?是妖魔鬼怪。《楞嚴經》第四卷佛給我們講...
•
40:22
淨空法師:容貌健康都是心的變現
容貌健康都是心的變現【復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 這是說自己的身相不善,多有疾病。 【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 我們先看這一段。容貌是業力變現的,業力則是心,世間看相算命的都說相隨心轉,我們也常常提醒同修們,相隨心轉,體質身體也隨心轉。不但身相隨心轉,我們的生活環境也隨心轉。佛在一切經論裡面教化眾生,這是一個重點的課程,也是非常切要的一門課程...
•
40:49
淨空法師: 你有這種信念行為, 佛力加持不可思議, 一生當中很快成就!
為什麼這麼容易變心?容易墮落? 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特別是在近代,人心沒有歸宿,人沒有志向,很容易受誘惑就墮落了。過去有,也不算少數,但是並不很普遍。現在可以說非常普遍,一萬個人當中能有一兩個不被外面境界誘惑、不墮落的,都非常希有。所以從這個地方來觀察,我們對於西方人講的世界末日就可以相信了。 這個經是跟我們講因果的真實大道理。人生在世,佛跟我們講的,兩種人。第一種人,六道凡夫。過去造的業,這一生來...
•
39:11
劉素雲老師: 覺者為佛, 這些方法都能幫你更快覺悟!
劉素雲老師: 覺者為佛, 我們怎樣能更快覺悟?人身易失不易得,修行五善保人身五濁惡世苦不堪言,聽經明理速回家園。 第三十五品經文,佛把濁世惡苦講得淋漓盡致,我感恩佛的大慈大悲,感受佛的大智大慧。除了佛,還有誰能把這 個事實真相告訴眾生?眾生不知事實真相,何時能脫離這個最為劇苦的五濁惡世?感念佛恩吧,報答佛恩吧,今生不成就,無以報佛恩。 我在感恩的同時,心中也有一種悲嘆的感覺,佛講這話已經三千多年了。三千年後的今天,這個濁已經濁到了極處,這個惡已...
•
29:01
劉素雲老師:我們忙什麼?為誰忙?最後得到了什麼?
一生都是佛安排,哪裡要自己操心。「今日之要務,唯在認真念佛而已。」 三千多年以前,世尊就告誡世人,「世人共爭不急之務」。 這就是告訴世人,你們拼命爭奪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什麼是緊要的事情呢?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師大德告誡我們,物有本和末,事有緩和急,要知道什麼事該緩辦, 什麼事該急辦。可是世人沒聽懂。三千年前的世人在共爭不急之務,三千年後的世人不也是在共爭不急之務嗎?三千年後的世人不就是我們嗎?那麼,什麼是我們該做的要務?我們來聽聽祖師的教誨。 印光...
•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