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慧雙修
師父說:聽經,是親近諸佛菩薩;熏習,一天都不能中斷!
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圓滿之後,提倡成立「淨宗學會」,其用意是正本清源。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覺悟者稱佛菩薩,迷惑為凡夫。佛教的修學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求達到此目標。「淨宗學會」成立的目的是推動佛陀教育,特別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尤其適合現代人修學。
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尊普賢十願,歸心淨土圓滿矣!
淨空法師說:「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三天不讀經,不聽經,也就是不接受聖賢人的教誨,煩惱習氣決定起現行,就退轉了。可見讀經聽經之重要。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將講經傳播到網路上,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有時間可以反覆聽,聽多了就會開悟。到真正覺悟,就不會退心了。這是用經教的熏習來增加我們的善根福德。聽經比看經好,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法容易開悟。我們為什麼會退轉?自己修行的功夫敵不過習氣,煩惱習氣、業障太重。諸佛菩薩初學的時候也不例外。你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把世間一切的緣都看淡,人事物都要看淡;若一年比一年淡薄,那我們就有進步。雖然每天誦經念佛很用功,如果對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分別、執著,就毫無功夫。聽經、念佛白費勁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個很重要!
Episodes
135 episodes
陳大惠老師: 開啟靈性強大力量——解開『念力的秘密』
揭開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規律 人類和萬事萬物,是永遠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中國古人告訴我們「萬物有靈」,幾千年之後的科學實驗,才讓我們終於相信老祖宗說的是真理。「萬物有靈」的意思是,世界萬物都是活的,都有靈性。(萬物有靈,即世間萬物,山河、大地,都有靈性,能聽、能看)。山河大地、草木魚蟲,沒有一樣不與人的內心息息相通、息息相關。所以聖賢教育我們一定要「慎獨」,「慎獨」就是獨自一人的時候,尤其要謹慎小心。不...
•
36:21

淨空法師:普賢菩薩修行的秘訣
諸佛知道虛空法界是自己,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整體;眾生迷失,不曉得整體,以為枝枝葉葉就是自己。一切眾生,譬如這棵大樹一片片的樹葉,以為這個樹葉是自己,這片樹葉跟另外一片樹葉彼此各個獨立,各個不相關聯,於是形成了自私自利,害人害己,這是說的真話。而世間人一個錯誤觀念,以為損人可以利己,他不知道損人是損己。 最近這二、三十年來,我們常常聽到有許多人做尋根的工作,這句話很有意義。如果我們從尋根,這個觀念就開始覺悟...
•
25:28

淨空法師: 為什麼諺語說人死後作鬼?
業力現前,強者先牽,如何能得自在? 一個人在一生,這是關鍵的時候。所謂「死生事大」,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在臨終之前的一剎那,所有一切業習的影像,往往都湧現在現前,決定他來生往哪裡去。古德告訴我們,修行的功夫就在這個時候表現成績,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功夫得力,就是在一切境界當中,自己能做得了主宰,選擇你來生所去的方向、目標。如果功夫不得力,決定要隨業流轉,也就是隨著自己善惡業的習氣。佛在經上常說「業力現前,強者先牽」...
•
24:17

劉素雲老師:放下兩大障礙,智慧就開了 !
菩薩無論自己修行還是教化眾生,一定要有深廣的智慧做為基礎。沒有智慧,不但不能利益眾生,如果把我知我見當成智慧去教化眾生,往往誤導了眾生。誤導嚴重,你就斷了眾生的法身慧命,那問題就嚴重了。你造的罪業大了,造這樣的罪業是要下地獄的。我們務必要提高警覺! 智慧是怎麼來的?求智慧能求得來嗎? 學佛的同修,無論出家或者在家,人人都希望開智慧,求開智慧。問題是,希望開智慧,你能把希望變為現實嗎?求開智慧能求得來嗎?我二十多年的學佛經歷告訴我:希望開智慧,經過你...
•
30:52

劉素雲老師:怎樣修清淨心
劉素雲老師:怎樣修清淨心說說我自己是怎樣修清淨心的?概括五點,供同修們參考。第一,捨棄手機,不看電腦。 我已經四年多不用手機了。我和外界不聯繫,外界也聯繫不上我。我跟護法居士交待,給我傳遞信息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一定要我知道,非告訴我不可的,要告訴我。 第二個層次:可說可不說的,說也行、不說也行的,由你們篩選決定。 第三個層次:沒有必要告訴我的,可以不說。 這樣,保證我有足夠時間...
•
6:14

淨空法師:死的時候什麼東西能帶去?
淨空法師:死的時候什麼東西能帶去? Venerable Master Chin Kung: What can we take with us when we die? What is the goal of life? What is me? Is the body me? 所以要記住So, you must remember that,這個世間<...
•
2:58

劉素雲老師:我放下執著的六個方法
劉素雲老師:我放下執著的六個方法我也想捨棄執著,可就是捨棄不掉,你說怎麼辦?感悟二:放下執著真自在,恆順眾生樂無邊。 沒有學佛之前,我是一個非常固執的人,因為那時沒學佛, 不知道還有「執著」這個詞,大概「固執」和「執著」是同義詞,差不多吧,怎麼說都好。從前的我,固執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兩個字:較真。不管什麼事,都要弄個一是一,二是二, 遇到不公平的事好打抱不平。好朋友提醒我:「人家交人都交有用的,你看你替抱不平的,哪個人是有用的?」還有人好心 的...
•
13:35

劉素雲老師:學佛是為了什麼?
感悟一:暗合道妙真是妙,明合道妙難做到。我們學佛為了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把學佛當作一種炫耀自己的資本,我學佛了;我皈依了;我受五戒了;我受菩薩戒了;我是菩薩了。 有人把學佛當作貢高我慢的資本,受五戒的瞧不起受三皈依的;受菩薩戒的瞧不起受五戒的。有人受了菩薩戒,搭了衣, 就自認為是真菩薩了,了不起了,瞧不起人了。也有人剛出家 就瞧不起在家人了等等。 上面所說的人,我在二十...
•
5:04

劉素雲老師:姐姐交代了五件事情,要我認真去做
明白了姐姐往生時 我不理解的疑團佛菩薩的境界,不能用世俗的思惟去解釋。 學習這品經文,解除了十一年前姐姐往生時我不甚理解 的疑團。我找到了不甚理解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我用世俗的凡夫的思惟去看當時發生的事情,是解釋不了菩薩的境界的。舉幾個例子說明: 例一:姐姐往生前給我交代了五件事情,告訴我要認真去做。 第一件事情:姐姐告訴我:你今後和同修們交流學佛心 得體會,一定要告訴一切有緣眾生,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往生西...
•
16:57

淨空法師: 我們願力淺薄, 信心脆弱, 抵不過煩惱習氣
佛的學生,要續佛慧命!古聖先賢所講的大道理,不是他個人的學說。稱性的學說,是一切眾生的本性,一切眾生的真心,一切眾生法爾具足的智慧德能,他講的是這些。如果你說是他某個人的,那你看錯了。是我們自己心性裡面,本有的智慧德能,純善無雜。如果能夠發揮出來,就能真正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大道理無關於某個人。他們心地清淨、慈悲博愛,他見到了,我們佛法講明心見性,他見到了、證到了。我們是迷惑顛倒,沒有見到、證到。我們要是證到了,跟他沒有兩樣。要怎樣才能夠證...
•
35:36

劉素雲老師:什麼樣的人最受尊敬?
道理很簡單,懂的人不多 為什麼大眾如此歌歎佛德呢?因為佛的德行超群,無以倫比,大眾敬仰,所以歌歎。 我從中悟到了什麼? 我悟到了以德服眾眾自服;以權服眾眾假服;以威服眾眾不服。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懂的人不多,做的人更少。 我二〇〇〇年因病退養回家之後,一位退休的老處長和我聊天,他問我:「素雲,你現在不在職了,心中有沒有失落感?」我問他:「啥叫失落感?」他告訴我:「在職時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不在職門庭冷落,無人問津,心裡不平衡,就叫失落感。...
•
3:42

劉素雲老師:淨宗學人,要有歷史使命感!
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什麼樣?宇宙是一個整體、法界眾生是 一體,無量無邊的法門是一體,所有宗教是一體。總而言之, 「一」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是自性,是真如,是實際…… 當前世界之所以亂到如此不堪的程度,就是不肯認這個 「一」,非得要去找那個「二」,找那個「三」,為了那個 假的「二」、假的「三」,爭得面紅耳赤,打得頭破血流。 舉個眼前的例子,父母都是高幹,去世後留下了一個大房子。幾個子女,在父母在世時還算有往來,相安無事。儘 管有的子女多年來沒盡到孝道,只有一個女兒,幾十年在父...
•
4:25

劉素雲老師:念佛法門是他力法門,信願持名要靠自己!
念佛法門是他力法門,信願持名要靠自己!同修們,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祖師大德都這樣說,念 佛法門是難信之法,玄奘大師在難信之法的前面又加了個 「極」字,說淨土念佛法門是「極難信之法」。可見信這個 法門該有多難!可是恰恰是這個極難信之法你信了,而信得 又是如此堅定不移。這麼多年的批判、批評、打壓、封殺, 沒有把你嚇跑,五花八門的風沒有把你吹跑,你自己想一想, 你是一般人嗎?那麼多人都跑了,你為什麼不跑呢? 你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的人,回家的因緣成熟了。 你是真正的念佛求...
•
14:37

淨空法師:天天早晚都發願,養成一個習慣
天天早晚都發願,養成一個習慣地藏菩薩實實在在不可思議,『久遠劫』,沒有法子計算,什麼人也算不出來,諸佛如來共同算也算不出來。為什麼?因為它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自性本具無始無終,哪裡會有始終?無始無終才真正是久遠劫來的真實義。無間斷重複的發願,這是教我們。為什麼?佛在經上講得很好,「閻浮提眾生,性識無定」,很健忘的。今天發了願,早晨發了願,晚上就忘掉,快得很。甚至於在佛菩薩面前這裡發願,磕三個頭之後,出了大殿門就忘掉了,這就是性識無定。貪、瞋痴、慢忘不掉...
•
5:12

淨空法師: 徹底放下情執的人,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怎麼個轉法?什麼樣的人能覺悟?徹底犧牲自己利益的人才能覺悟,如果對世間名聞利養放不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不下,恩怨的情執放不下,他就沒有覺悟的可能。 我要奉勸諸位同修們,真正覺悟的人,並不是一定要特殊的天才,不需要。釋迦牟尼佛當年會下周利槃陀伽,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多麼平凡,平凡人當中還最愚鈍的人。他在世尊會下時間也不算太長,亦能證阿羅漢果,什麼原因?能放下。由此可知,我們自己修學,不僅是這一生,學佛的同修都肯定有三世,人有過去世、有現在世,還有未來...
•
25:47

淨空法師: 這種人必然得一切諸佛護念, 龍天善神幫助!
我們要有這種精神、這種毅力來幹。 中國俗話常說:「福由心造。」世間無論是古人、今人,無論是中國、外國,一切眾生沒有不希求福報的。福從哪裡來?福是心造的,如果不從心地上求,是決定得不到福報的。這個道理,不但是儒家、佛家講得很多,古今中外的聖哲都明白這個道理,也都教導大眾。而現在這個世間,希求福報的人多了,我們所看到的往往是不擇手段,掠奪別人的所有,這正是所謂是幹一些損人利己之事。其實他不曉得這裡面真正的道理,...
•
26:52

劉素雲老師: 我們依什麼修行才能選擇正確?
今天,寫學習第二十五品經文的感悟,又亮了一個小燈 泡,我又認識了三個字,這三個字就是:「老實念」。我心 頓生歡喜,我又找到珍寶了。有同修可能會笑我:「這個劉 老師,在跟我們開玩笑吧,這三個字誰不認識。」你說的沒 錯,這三個字的確誰都認識,可是這三個字的深刻含義有幾 人知道?反正我是學習這品經文才知道的。過去不是一點不 知道,知道那麼一點點,不深不透,似知非知。這回有了比 較透徹的認識。原來,「老實念」這三個字真的不簡單:它 是淨土宗的核心、是整個佛教的核心、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 教的核...
•
2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