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慧雙修
師父說:聽經,是親近諸佛菩薩;熏習,一天都不能中斷!
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圓滿之後,提倡成立「淨宗學會」,其用意是正本清源。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覺悟者稱佛菩薩,迷惑為凡夫。佛教的修學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求達到此目標。「淨宗學會」成立的目的是推動佛陀教育,特別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尤其適合現代人修學。
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尊普賢十願,歸心淨土圓滿矣!
淨空法師說:「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三天不讀經,不聽經,也就是不接受聖賢人的教誨,煩惱習氣決定起現行,就退轉了。可見讀經聽經之重要。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將講經傳播到網路上,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有時間可以反覆聽,聽多了就會開悟。到真正覺悟,就不會退心了。這是用經教的熏習來增加我們的善根福德。聽經比看經好,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法容易開悟。我們為什麼會退轉?自己修行的功夫敵不過習氣,煩惱習氣、業障太重。諸佛菩薩初學的時候也不例外。你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把世間一切的緣都看淡,人事物都要看淡;若一年比一年淡薄,那我們就有進步。雖然每天誦經念佛很用功,如果對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分別、執著,就毫無功夫。聽經、念佛白費勁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個很重要!
福慧雙修
劉素雲老師:學佛是為了什麼?
感悟一:暗合道妙真是妙,明合道妙難做到。
我們學佛為了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把學佛當作一種炫耀自己的資本,我學佛了;我皈依了;我受五戒了;我受菩薩戒了;我是菩薩了。 有人把學佛當作貢高我慢的資本,受五戒的瞧不起受三皈依的;受菩薩戒的瞧不起受五戒的。有人受了菩薩戒,搭了衣, 就自認為是真菩薩了,了不起了,瞧不起人了。也有人剛出家 就瞧不起在家人了等等。
上面所說的人,我在二十多年學佛經歷中都見到過。我自己從沒瞧不起任何人,但我自己曾經被人瞧不起過,人家說我是白衣,是附佛外道。記得當年有人說我是老巫婆,我告訴他: 我不是老巫婆,我是老太婆。我要是老巫婆,你就倒霉了,老巫婆會用巫術整人的。我是只會念阿彌陀佛的老太婆,沒有巫術,不會整人。
同修們問問自己,你學佛為了什麼?我自己的答案是:我學佛是為了今生解決生死問題,這是我學佛的終極目標。 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終極目標呢?
那就要選擇一條通達這個終極目標之路。這個非常重要, 路不能選錯,路選錯了,終極目標就達不到了。 我選擇了「無住生心」之路。為什麼選擇這條路?因為這 條路契我的根機。放下萬緣,就是無所住;一念單提阿彌陀佛, 就是生其心。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不就是無住生心。這個符合我頭腦簡單的性格特點。所以我選擇了走「無住生心」之路。路選擇了,那麼用什麼方法把這條路走通呢?我選擇了老實念佛的修學方法。為什麼我選擇老實念佛的修學方法?因為二十多年的學佛經歷告訴我:念佛法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巧入無生。後面這十二個字,唯有念佛法門能做到。請大家注 意「潛通」、「暗合」、「巧入」這三個詞語。什麼意思?我們用白話來說,就是在不知不覺的念佛過程中就「通」了、就「合」 了、就「入」了。怎麼通的?「潛」通的;怎麼合的?「暗」 合的;怎麼入的?「巧」入的。哎呀呀,太妙了,太妙了!淨土念佛法門是極殊勝的方便之法,含有極深、極妙的道理。我們用得著去研究這些極深、極玄的道理嗎?完全不必要。只要你老實念佛,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這十二個字,你就親身感悟到了,恭喜你,你親證了!
除念佛法門外,其他法門都是「明合道妙,正入無生」, 這個非常難!
暗合道妙真是妙,明合道妙難做到。兩條道路在眼前,你 可別選錯了道。
恭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三回複講 第六十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