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慧雙修
師父說:聽經,是親近諸佛菩薩;熏習,一天都不能中斷!
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圓滿之後,提倡成立「淨宗學會」,其用意是正本清源。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覺悟者稱佛菩薩,迷惑為凡夫。佛教的修學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求達到此目標。「淨宗學會」成立的目的是推動佛陀教育,特別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尤其適合現代人修學。
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尊普賢十願,歸心淨土圓滿矣!
淨空法師說:「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三天不讀經,不聽經,也就是不接受聖賢人的教誨,煩惱習氣決定起現行,就退轉了。可見讀經聽經之重要。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將講經傳播到網路上,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有時間可以反覆聽,聽多了就會開悟。到真正覺悟,就不會退心了。這是用經教的熏習來增加我們的善根福德。聽經比看經好,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法容易開悟。我們為什麼會退轉?自己修行的功夫敵不過習氣,煩惱習氣、業障太重。諸佛菩薩初學的時候也不例外。你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把世間一切的緣都看淡,人事物都要看淡;若一年比一年淡薄,那我們就有進步。雖然每天誦經念佛很用功,如果對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分別、執著,就毫無功夫。聽經、念佛白費勁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個很重要!
福慧雙修
劉素雲老師:怎樣修清淨心
劉素雲老師:怎樣修清淨心
說說我自己是怎樣修清淨心的?概括五點,供同修們參考。
第一,捨棄手機,不看電腦。
我已經四年多不用手機了。我和外界不聯繫,外界也聯繫不上我。我跟護法居士交待,給我傳遞信息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一定要我知道,非告訴我不可的,要告訴我。 第二個層次:可說可不說的,說也行、不說也行的,由你們篩選決定。
第三個層次:沒有必要告訴我的,可以不說。
這樣,保證我有足夠時間寫講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電腦也撤了。我是這樣認識的:手機、電腦會用,是工具;不會用,是障礙,是大障礙,而且影響身心健康。
第二,摒棄外緣,減少污染。
這麼多年走過來,親身經歷告訴我:外緣越多,污染越重, 越不清淨。也可能是和我這些年的經歷有關吧。尤其是最近七 年,我住在山溝溝裡,基本上斷了外緣,那些你爭我鬥、人是 我非的話聽得少了,所以污染愈來愈少,心自然愈來愈清淨了。 第三,關閉六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麼些年, 沒聽說誰把六根都攝住了。「都攝」這兩個字不好把握。乾脆用「關閉」。這是我落實「都攝六根」的笨辦法。有同修說我 說話愈來愈少了,是這樣的。二〇二四年複講《無量壽經》是一定的,除此之外,我不需要講更多的話了。菩提心率領護法 團隊,已經把建「六和敬」道場的重擔擔起來了,我心會更加 清淨的。
第四,深入經藏,天天開心快樂。
深入經藏,天天和諸佛菩薩在一起,哪有不開心、不快樂的道理?哪有心不清淨的道理?「學佛是人生最高享受」,我才嘗到一點點味道,就美得不得了,妙得不得了。這一點點味道就是心清淨了。
第五,不見世間過,淨化自身心。
這可能和我換心有關係。十幾年前,我是凡夫心。那時, 我是見世間過的,而且是常見世間過的。我回憶二十多年前的 那場重病,不就是見了太多的世間過,有十萬個為什麼找不到答案,久而久之,得病了,隨時面臨死亡了。
二〇一二年,姐姐往生前教我換心,讓我把凡夫心換成佛心、菩薩心,我照做了,先難後易,十年時間,我把心換過來了。剛開始換心很難,心裡不平衡:明明他不對,為什麼我要換心?第一次換心難哪,用了大半年時間才換過來。是找了觀音菩薩做比照才換過來的。
現在,姐姐走了十二年,我換心成功了。我不再見世間過了,我見不到世間過了。「不見世間過,淨化自身心。」這就是不見世間過的真實感受。不見世間過的心是純淨無暇的真心,就像一個透明體,真的是「其心潔白。猶如雪山」。我現在像師父老人家一樣,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我感恩一切,我沒有對立面,沒有冤親債主。所有的人都是我的親人,都是我的恩人,我愛每一個人,一個用純淨純善之心去愛每一個眾生的人,他的心能不清淨嗎?請記住我的兩句忠告: 不見世間過,淨化自身心;
常見世間過,污染自身心。
恭選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三回複講 第六十七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