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慧雙修
師父說:聽經,是親近諸佛菩薩;熏習,一天都不能中斷!
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圓滿之後,提倡成立「淨宗學會」,其用意是正本清源。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覺悟者稱佛菩薩,迷惑為凡夫。佛教的修學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求達到此目標。「淨宗學會」成立的目的是推動佛陀教育,特別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尤其適合現代人修學。
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尊普賢十願,歸心淨土圓滿矣!
淨空法師說:「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三天不讀經,不聽經,也就是不接受聖賢人的教誨,煩惱習氣決定起現行,就退轉了。可見讀經聽經之重要。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將講經傳播到網路上,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有時間可以反覆聽,聽多了就會開悟。到真正覺悟,就不會退心了。這是用經教的熏習來增加我們的善根福德。聽經比看經好,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法容易開悟。我們為什麼會退轉?自己修行的功夫敵不過習氣,煩惱習氣、業障太重。諸佛菩薩初學的時候也不例外。你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把世間一切的緣都看淡,人事物都要看淡;若一年比一年淡薄,那我們就有進步。雖然每天誦經念佛很用功,如果對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分別、執著,就毫無功夫。聽經、念佛白費勁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個很重要!
福慧雙修
劉素雲老師:不讓妄心當家做主
劉素雲老師:不讓妄心當家做主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是這樣概括的,僅供同修們參考。
第一,告訴我們要慎重,不可輕信自己的意思和思想。為什麼?因為你的意思和思想不可信。
第二,為什麼說你的意思和思想不可信?因為你的意思和思想,是大腦思惟的產物,這些產物,我們就說見解,都是六道的東西,都是生死的東西,不是解脫的東西,不是成佛的東西。
第三,要想解脫,要想成佛,必須得超越這些。佛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談何容易!我們現在都是眾生的知見,我們現在學佛的過程,也就是改造思想認識的過程,要去掉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也就是恢復我們本心本有的佛的知見。
第四,怎樣才能恢復我們自性本具的佛知佛見?讓真心當家做主,讓妄心沒有立足之地。我們要「常為心師,不為師心」。就是要做自心的老師,不要以自心為老師,千萬不能讓妄心當家做主、發號施令。
第五,做人、做事、說話要留有餘地,不能主觀臆斷,把話說絕。做人、做事要客觀一些,因為人和事都是變化著的,要善於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能夜郎自大,一意孤行。一意孤行會跌大跟頭的。 夜郎自大 一意孤行
最終害誰 自己遭殃
敬人一尺 人還一丈
不敬人者 是不自敬
自登神壇 雙眼上望
大眾遠離 寡人孤家
錯失良機 自斷慧命
如此愚痴 可憐憫者
諸佛菩薩 望你興嘆
知錯改錯 機會自握
何去何從 自己選擇
棋錯一步 全盤皆輸
自己挖坑 自跳陷阱
勸君三思 正確選擇
二〇二四年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