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雙修

淨空法師: 你的心還動不動?動是妄心, 不動是真心。

淨空法師

我們現在冤家債主太多,用什麼方法去降伏他?

        釋迦牟尼佛得的定是什麼定?自性本定。什麼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自性本定。自性沒有動過、沒有搖擺過,說明自性是寂靜的,所以叫寂滅定,自性是不動的。動,這叫阿賴耶、叫無明,無明才會動,明就不動了。明跟覺是一個意思,覺悟就不動,不覺它是動的。 
  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自己要常常觀察自己,我們的心是動還是不動?動就是有妄念,只要有念頭,無論是什麼念頭,都是在動。動是妄心,不動是真心。可是我們也有不動的時候,不動的時候不是真心,是無明。為什麼?不動,那個心是明白的、是覺悟的,樣樣都清楚,照見,它往外面透的是智慧。我們現在有的時候是不動,但是什麼都不知道,那叫無明。那不是不動,還是在動,頻率很快,動的幅度非常微細,你自己沒有覺察,以為我不動了。那是四禪天裡頭的無想定,什麼都不想,念頭沒有了,還是在動。它跟佛法的定不一樣,佛法的定是不動,清楚,心愈不動愈明,愈清楚、愈明瞭。 
  所以,定跟慧是永遠分不開的,有定沒有慧,這不是真的。這是我們不能不辨別的,不能不知道的。怕的是不知道,錯用了心,把四禪天無想定認為是大般涅槃,那就錯了,沒出六道。有沒有這樣的人?很多,不但有,還不少,都把這個境界當作般涅槃,自己以為成佛了。到定功失掉,煩惱又起來了,馬上要往下墮落了,產生懷疑、產生毀謗。佛菩薩的話是騙我們的,說入了大涅槃就永遠不生不滅,現在怎麼又要搞生滅?這叫謗佛、謗法、謗僧,謗三寶的這個罪業是墮阿鼻地獄。一念之差,古人講「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鑄成大錯了。 
  同時,我們能夠理解到修行是多麼艱難,不要說甚深禪定,須陀洹這小小的禪定我們都望塵莫及。人家真的能把見惑斷掉,不再執著身是我,不再有對立的念頭。邊見就是對立,不跟人對立,不跟事對立,不跟一切萬物對立,沒有對立的念頭。沒有成見,成見是自以為是,不能恆順眾生,一定要眾生隨順我,這是絕大的錯誤!中國人說成見,佛法裡把它分作兩個,一個叫見取見,一個叫戒取見,這兩個都是成見,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另外一類,所有一切不正確的觀念,歸納在一起叫邪見。你看小乘須陀洹,大乘十信菩薩裡面的初信位菩薩,能把這些煩惱丟掉。我們修,我們有沒有丟掉?沒有。但是自以為修得很好,認為自己已經證果了。 
  我初學佛沒有多久,有一個老太太,那是我們的長輩,大我二十歲以上,這長輩。她學佛那時候也沒有太久,告訴我她證阿羅漢果,說得非常認真,她又不是騙人。我們怎麼說,她都肯定她證阿羅漢果了。最後我就想到經上的,阿羅漢斷見思煩惱,他得到六種神通。我就問她,這六種神通妳有沒有?她問什麼神通?天眼通,妳坐在家裡,四周是牆,外面境況妳有沒有看到?她說沒有。我說那這個不行,初果須陀洹就有天眼通、有天耳通。有天耳通就不需要電話了,妳朋友在那邊講話,妳不用電話妳聽得很清楚。她說沒有。我說那沒有,妳連須陀洹初果也沒得到。這樣她才服了,她大概是誤會了。這在佛法叫增上慢,不是有心騙人,自己誤會自己以為證得。才曉得斷煩惱之難,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我們今天唯一能夠得到佛法真實利益的,除了念佛往生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所以一定要死心塌地念佛。只有一個目標,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決定沒有第二個念頭,我們才能去得了。這個法門真的人人都有機會去,只要你能夠堅持。不要斷煩惱,我們的業障很重、煩惱很多不要緊,不要斷煩惱,也不要消業障,你看這多方便!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真正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這部《無量壽經》就講這三樁事情,真信、真願、真的念佛,極樂世界穩穩當當我們就得到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一切佛法自然具足。為什麼?阿彌陀佛他的功德可以分享我們,我們分享阿彌陀佛的功德,實際上等於自己修行的功德。這個概念是今天量子力學家,從念力現象裡面告訴我們的。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這個表演對我們有不可思議的利益,為什麼?我們現在冤家債主太多,用什麼方法去降伏他?我這一提,大家就會注意到了。你看佛用什麼?用定、用慧,只要有定功,如如不動,冤家債主對你就沒辦法。你沒有定慧,他瞧不起你;你有定慧,他佩服你,不但不找你麻煩,還得護持你。為什麼?他跟你有緣,他護持你他沾光。你沒有修行,一天到晚造罪業,他瞧不起你,鬼神都瞧不起你,所以他就來報復了。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此二句亦自《唐譯》,是第五相之降魔。魔者,梵語魔羅之略稱」。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省掉了,就稱一個魔。而魔這個字,在古時候,你看古人寫的那些經,魔下面不是個鬼,是個石頭。魔是什麼意思?折磨,讓你難受。把石頭去掉換成個鬼字,這是梁武帝幹的。所以這個字是個新字,中國字裡頭沒有。梁武帝說這個折磨太可怕了,比鬼還可怕,就用了個鬼字。所以我們在經本上,看古時候經,有石頭的磨,跟這個是一個意思。這是梁武帝,翻譯經典的時候,寫經,他改了這麼一個字。所以魔羅之略稱。「此翻障礙」,意思是什麼?意思就是障、就是礙。「能為修道作障礙故」,障礙你修行,障礙你弘法利生,凡是你想做好事他都來障礙你。「又翻殺」,殺的意思是什麼?他害人,「害人善故」,人想做一點好事,他總是障你。魔他也有福報,沒有福報他有什麼力量去障礙?所以他有福報,他有大力量,魔王波旬。 
  我在香港,好像是在去年,魔王波旬來找我。我說找我幹什麼?說我沒有通知他就侵犯他的道場。我說沒有啊,我從來沒有侵犯過任何人的道場。他說怎麼沒有?衛星電視、網際網路。我忽然明白了,一想沒錯,這是魔王波旬的道場,布滿了全球。我們是有衛星電視,是有網際網路,是沒有告訴他,我們也做了,他不高興,侵犯他的道場。我請求他慈悲,希望網開一面,不要再找麻煩。我那裡就供了他的牌位,魔王波旬牌位供在我這邊,希望你也做一點好事,護持正法。這真的不是假的。原來衛星電視、媒體,現在包括報紙、雜誌這些,全是他的道場。我們不能不向他磕頭頂禮,為什麼?他是眾生,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本來也是佛。你看到眾生這麼可憐,要遭這麼大的災難,你能忍心嗎?從大乘佛法裡面來說,魔王波旬菩薩,他在這幹什麼?看這些眾生真是經上講的迷得太深、染污太嚴重,回不了頭來。那怎麼樣?加速叫你造罪業,他來幫助你造作一切不善的業,趕快把你送到阿鼻地獄去。為什麼?送到阿鼻地獄去消業障。等業障消完了之後,你從阿鼻地獄出來,再來救你,為什麼?你相信佛法了,你能接受了。 
 
  所以,我們對善人要恭敬,對惡人要同樣的恭敬,不能有差別。為什麼?善人是佛菩薩示現的,惡人也是佛菩薩示現的,那樣的人只能用那種方法度他,不是那種方法他回不了頭來。現在這些人迷惑顛倒,在那裡享樂,讓他去享,享到極處,樂極生悲,他就會回頭,沒有到生悲的時候他回不了頭。所以,我們看到上半段好像他是魔,看到後半段,原來是佛,依舊是慈悲心,沒有減少慈悲心。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明瞭之後,我們自己有所選擇,我現在是選擇往生淨土成佛道,還是選擇貪瞋痴慢跟著魔王波旬走,將來到地獄裡吃盡苦頭再回頭?這兩條路自己選擇,都好!一個很快,馬上成佛;一個不曉得到哪一劫之後,一定會成就,魔王成佛,你作菩薩。所以,佛法確實不可思議。
         我們今天一定要認真努力,相信這個經本、這個註解字字句句都是真實不虛,我們依教奉行。災難現前不驚不怖,這就是定功,不害怕、不慌張,要沉得住氣。為什麼?佛來接引我們,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了。另外一種情形,佛把我們留在這個世間,還不讓我們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那你不是普通人,你也是多生多劫的修行人,你要幫助這個世界災難之後怎麼善後。要收拾這個災難之後的殘局,需要這些人來工作,你得還要住在這個世間,生活比現在還要辛苦。 
  真正學佛人,真正信佛人,頭一個相信是什麼?佛在《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要相信,這個不相信不行。我是眾生,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本來是佛,你本來也是佛,他本來也是佛,平等的,我們才能成得了佛。淨宗成佛的理論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這八個字。因為我們本來是佛,所以現在要發心作佛,哪有不成功的道理!你要不是佛,你要發心作佛,難;你是佛,你發心作佛就很容易了,一點都不難,這是理論。我要怎麼作佛?念佛就作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現在的心想就想阿彌陀佛,就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從我唯心裡頭現出來了。我所現出來的,跟阿彌陀佛所現出來的是一不是二,是一心、是一體。除這個之外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就像作夢一樣。佛在經教裡頭常常用夢幻泡影做比喻,這個比喻很恰當、很接近。佛教化眾生,佛幫助眾生,「導利眾生」,導是引導、指導,利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利益就是離開六道、十法界,這是假的,虛幻不實。利益當中真實的利益,無過於念佛往生淨土,就在這部經上。我們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一切法門,我們真的找到我們所需要的。找到了,只要相信、只要真幹,你就決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