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書架 Spiritual Bookshelf スピリチュアルな 本棚 Spirituelles Bücherregal

心靈書架 # 19『 如何藉由刻意練習,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飛利浦 Phillip

您好,您上禮拜過得好嗎?

記得很多年前在一個分享的機會當中,我詢問在場將近100個人一個問題:「覺得自己比三年前更加忙碌的請舉手」,結果在場人超過九成以上的人舉手」,這似乎也透漏出一個現象,隨著每個人的成長、角色的變動(如結婚生子)跟職務上的升遷,我們往往需要承擔比過往更多的責任跟角色,也因為網路和行動裝置的普及,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接收到大量資訊,除了導致我們的大腦不斷處於接收和處理資訊的狀態外,也讓我們能夠隨時與他人聯繫,隨時接收來自客戶、老闆的訊息,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隨時回覆訊息,工作和生活的界線變得模糊,除了可能在睡覺前一直忙於工作以外,甚至連睡醒一睜開眼睛就要開始處理工作相關的信息。

特別是在現今全球化的環境下,各行各業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人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在職場上立足。許多行業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這導致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和放鬆。

記得當年我在美國留學畢業後,想在美國工作,以便獲得在美國的一些工作經驗,但是因為沒有綠卡,所以寄了超過300封求職信,得到三次面試的機會,最後被一家位於美國德州的德國公司所錄取,沒想到上班的第一天,就做到晚上12點才下班,而且是整個部門的人都在加班,接下來的日子,也都是每天做到晚上10點以後,而星期六星期日也都要來加班10個小時。

有幾位已經在美國生活一段時間的學長姐告訴我說:『這裡是美國耶!你們公司怎麼那麼奇怪需要加班?』我只能回答說:『可是我是在德國公司上班,而不是在美國公司上班啊!』 多年以後,因為我服務的公司併購了幾家德國的公司,我也才知道原來在德國本土的德國公司也很少需要加班,更讓人羨慕的是,在德國每年的年假加上國定假日平均可以有30到40天的假期,如果在七八月休假等於可以放暑假了,後來我才了解到,原來是因為德國人做事非常重視細節,一絲不苟追求精確和完美,重視產品的品質可靠,這些優點也讓德國公司的產品可以不用跟別人做低價競爭,讓員工保有很棒的生活品質。

當時因為我負責我們公司在紐約、波特蘭、紐澤西三個區域每個月幾百個銷售合約的損益計算及效益評估,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加班變成是在所難免。經過半年的煎熬之後,有一天我突然間想到,也許我可以試著用Lotus ( 這是類似Excel的軟體,當年還沒有Excel),寫了一個巨集程式,並且從公司的電腦系統IBM A S 400 Main Frame當中,把所有合約的細部項目內容下載下來,然後用Lotus 的巨集處理 ,沒想到這個小嘗試效益驚人,從此以後,我就可以很快速地完成每個月幾百個合約的評估,我的工作壓力也因此大大的減輕,變成天天可以準時下班了,我的老闆也要我把我用的方法分享給其他的美國白人同事們,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的美國同事們都還是喜歡用他們原來的方法,因為他們說原來的方法他們已經用了很多年了,不想再做調整改變,所以他們就每天仍然需要加班到深夜才能下班。我也要特別感謝我的老闆,他沒有因為看到我工作完成的比較快,而額外加給我新工作量,在職場上我們常常看到有些老闆們,當看到團隊成員中,如果有人做得比較快,就會再額外指派新的工作給他,好像要大家都要一樣晚下班才算公平,但是這樣的做法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會讓員工不願意去做工作上的創新或改善,甚至是就算自己早就做完了,也會因為擔心太早交卷而被交托新的任務,所以即使做完了,也不會提早交卷,還是維持「準時」交卷比較安全,以避免不必要的額外工作量的風險,時間久了之後,整個團隊的運作就會變得非常沒有效率。

特別是在目前高通貨膨脹的世代,物價齊漲,但是薪水卻只能有相對應的小小的調升,而公司也有公司的為難的地方,因為公司的產品售價面對同業的競爭壓力下,也不太能夠有太多的調漲,這個時候對一個上班族而言,可以怎麼辦呢?

大家好,我是飛利浦,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想在重重壓力重擔下,為自己找出一條出路,讓自己能夠平衡工作、生活與健康,而不只是為了滿足工作上的要求,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健康跟生活的話,那麼這一集可能可以提供給您一些些不錯的方法喔!

以前當有同事覺得公司虧待他們的時候,我經常用以下的比喻來鼓勵這些同事們,譬如,有一個人到一家公司上班,他覺得自己可以拿到$30,000的薪水,但是公司卻只願意給他$21,000 ,等於是打七折了,有些人心裡會想,沒關係,如果你薪水只給我打七折,那我就用七成的努力就好了,如果這樣想的話,很有可能那個人一輩子就只能領21,000的薪水,反過來,有些人這時候會告訴自己沒關係,但他會想辦法增加自己的價值,於是在工作上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精進、不斷地尋找挑戰成長的機會,一段時間過後,他讓自己的價值增加到50,000塊錢,這個時候公司可能願意給他$30,000了,如果工作上他還是有持續學習成長的機會的話,他可能會選擇留下來繼續努力、續提升自己,一段時間之後他的價值增加到100,000了,如果這個時候公司沒有看到他的價值,只願意給他$50,000的薪水,他可以選擇離開,加入一個識貨的公司,因為原來的公司不識貨,沒有看見他的價值,如果繼續留下來也不會太有發展的前途。這也就是很多前輩們提醒我們:『工作初期我們缺的是學習成長的機會,而不是薪水,只要我們能夠在一個有學習成長的機會的工作上,不斷地提升自己、不斷地增加自己的價值,我們所期待的薪水遲早會水到渠成。』而如果為了高薪讓自己進入一個缺乏成長機會,讓自己陷入停滯與安逸的環境中,一輩子可能就被定型了,萬一運氣差一點,這家高薪的公司經營不善的話,也可能會讓自己因為缺乏競爭力,將來在轉職的時候遭遇挫折。

所以,千千萬萬不要讓自己淹沒在忙碌工作的大海中,要時時刻刻地提醒自己提升自己的價值,打造出自己的專業。那究竟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打造出自己的專業價值呢?

接下來讓我們來探討一下一本由方智出版社所出版,陳繪茹翻譯的好書:《刻意練習》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認為:『耐心和毅力是達到卓越的關鍵,尋找天份,不如找對方法!天才與一般人之間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而是在「刻意練習」!』

根據作者三十多年的研究發現,所謂天份其實是人類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只要透過正確的練習,亦即「刻意練習」,善用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每個人都能改善技能,甚至創造出你本來以為自己沒有的能力,達到顛峰的表現。

為了幫助大家的學習記憶操練,我們把這本書閱讀消化,再加上自己過去的一點點學習經驗後,整理出以下四個要點:

1.走出舒適圈,目標要訂好

2.拆解關鍵項,專注不可少

3.尋求導師助,反饋要得到

4.重複勤練習,直覺步步高

...........

讓我們來看一下一個領導力的刻意練習的例子,摩西不斷地學習如何聆聽、如何耐心地引導和教導以色列人,並在種種困難的環境下做出決策,面對不同的挑戰的時候,他也不斷地學習跟修正,最終成功的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

另外,這幾天因為ChatGPT可以生成吉卜力風格的圖片,造成全球的風靡,讓我們也從宮崎駿成功的歷程,來印證一下以上『刻意練習』所提到的四個原則

宮崎駿在創作每部作品時,都有清晰的主題和目標(明確具體目標)。例如《風之谷》在探討人與自然的和諧,《千與千尋》則聚焦成長與自我發現。他並非隨意畫畫,而是為每部電影設定具體的藝術和情感目標,並圍繞這些目標設計劇本和畫面,確保作品有深度和一致性(拆解專業細項)。他的成功來自於將模糊的靈感轉化為具體的創作方向(清晰的直覺)。

宮崎駿不斷挑戰新題材和技術。例如,他在《風之谷》中首次擔任導演,他不滿足於重複過去的成功,而是主動探索未知領域(走出舒適區),即使這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風險。

宮崎駿在工作時非常投入,經常親自繪製數千張分鏡圖,甚至在工作室熬夜修改細節。

他對每個畫面、動作和表情的專注,確保了作品的高品質。比如《龍貓》中雨滴的動態細節,展現了他對自然的深刻觀察。(全神貫注)這種專注力讓他在動畫細節上達到無人能及的水平。他與吉卜力工作室的團隊密切合作,經常與製作人討論劇本和畫面,接受建議並調整。(爭取回饋)他多次重畫同一場景,直到滿意為止。比如《千與千尋》中湯婆婆的誇張動作,經過數次調整才定稿。(重複與精進)這種反覆推敲的習慣,讓他的作品在視覺和情感上都更具感染力。.....


不知不覺又到了我們Podcast的尾聲了,不曉得您聽了今天的內容有沒有什麼收穫呢?記得找時間操練一下以上刻意練習的四個方法: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你訂閱並分享給可能也有需要的人。

祝您從今天開始更留意刻意的練習,「打造」出自己的天分,讓以前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來幫助著改變現況、脫離舒適圈,讓自己的大腦和身體去適應新的行為和技能,來豐富、來活化自己的人生,祝您平安喜樂,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