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書架 Spiritual Bookshelf スピリチュアルな 本棚 Spirituelles Bücherregal

心靈書架 # 22『 如何藉由認識大腦的運作方式,來提升記憶力? 』

飛利浦 Phillip

您好,您上禮拜過得好嗎?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感覺,哎呀!怎麼剛學過的東西一下子就想不起來?或是忘了手機放在哪裡?根據心理學家 艾賓浩斯(Ebbinghaus) 在19世紀所提出的實驗結果,他畫出了一條著名的:遺忘曲線 Forgetting Curve這條曲線顯示出人在學習完新知識後,遺忘的速度非常快,尤其在前24小時內最為明顯。

遺忘的時間與比例(大約)如下:剛學完可以記住100%,但是經過20分鐘,約可以記住60%、1小時之後約 50%、1天之後約 30%,也就是說如果不刻意複習與應用,一天內會遺忘超過一半的內容!而且在1週後,只能記住約20%,過了1個月後,所能記住的,就只能剩下10%。這樣聽起來大家會不會覺得實在是既浪費又可惜,花這麼多時間學習,人的大腦竟然會學了就忘。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當我們學習一件事時,大腦會經歷三個步驟:

1). 編碼(Encoding):把看到、聽到的資訊「轉換成」大腦能理解的訊號,暫存在短期記憶區域。 例如:當我們聽到一個新單字或數學概念,這時大腦的海馬迴(hippocampus)會開始運作,把它編碼進來。

2). 儲存(Storage):資訊如果「被重複使用」或是「與舊知識產生連結」或是「具有情緒價值」,就會被轉移到長期記憶區(主要在大腦皮質)。

3). 提取(Retrieval):當我們需要使用記憶時,像是回答問題或使用知識時,大腦會從儲存區「提取」那些資訊。

而人類天生的大腦有一種節能模式——會自動清除沒有用到的或沒被強化過的資訊,以節省資源和避免資訊過載。所以我們會很快地忘記那些剛剛學過但是卻沒有被用到或是跟原本的知識沒有連結或是沒有情緒價值的資訊

大家好!我是飛利浦,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想要了解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記憶力,避免記憶力的衰退,那麼這一集的Podcast當中可能可以提供給您一些參考喔!

接下來讓我們來探討一本由商周所出版,張淑惠翻譯的好書: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這本書的德文原名是Lassen Sie Ihr Hirn nicht unbeaufsichtigt! 作者是克莉思汀安娜‧史妲格  Christiane Stenger ,作者從小就擁有迅速達到目標的能力,她是好幾屆的德國記憶力大賽冠軍,至今還是許多項記憶記錄保持人。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人的大腦的重量大約在 1.4 公斤(3 磅),是由1000億個神經元(neurons)所組成,每個神經元可與多達 10,000 個其他神經元連結,這代表大腦可形成的突觸連結數量可高達數百兆個甚至千兆個級別,也就是比宇宙中的所有星星還多!我們每個人都坐擁世界上最強大的學習機器——我們的大腦,但學校卻沒教我們怎麼使用我們的大腦。」長期以來,大腦研究專家認為,成人的大腦已經定型,不能再改變,也不會再產生新的腦細胞,但是現在我們知道了,其實大腦神經元一直到老年還會形成新的連結,甚至還會產生新的神經細胞,特別是大腦內負責記憶和學習的海馬回。

其實海馬回是匯集來自短時記憶的資訊,生成新的記憶或是更新舊記憶,形成看起來像海馬的海馬回,我們的海馬回如果受損或者是被移除,我們的大腦就無法儲存超過數分鐘的新記憶,但是已經儲存在大腦皮質內的記憶內容,卻是仍然會繼續保有存在,我們的大腦皮質只有數公厘的厚度是一種皺摺層,使大腦看起來就像是一顆核桃,它也是人腦中最複雜,但是卻具有最高腦力的地方。

我們的大腦非常的複雜、非常的奇妙,我們需要認識我們的大腦,找出跟大腦的相處之道,大家知道我們的大腦跟小狗的大腦有什麼共同點嗎?

我們的大腦非常渴望受到讚美,所以會慫恿我們不惜一切代價,得到某個東西、我們的大腦很懶惰,為了達到高效率,總是會選擇最舒適的路線,大腦喜歡熟悉的事物,因此我們常常對新的路線感到懷疑,所以偶爾我們必須嚴肅地對大腦曉以大義,才能說服它離開舒適圈,我們的大腦也喜歡掌控一切,但也很容易被騙所以一件事情只要多聽幾遍,大腦就會信以為真,這個在心理學上稱為『真相錯覺效應』,大腦需要和諧,並且渴望被喜歡,大腦也是個好奇寶寶,所以很容易分心,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是大腦沒有合適的格式可以儲存問句,這意味著大腦會把我們聽過的以疑問句呈現的說法,信以為真。基本上來看,大腦的行為就像是一隻充滿好奇心的小狗什麼都想試試,玩玩,玩累了就懶洋洋的躺在那邊,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關注大腦找出彼此最佳的相處之道。

為了幫助大家的學習記憶操練,我們把這本書閱讀消化,再加上自己過去的一點點學習經驗後,整理出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學習成效,記住資訊的六個步驟:

1.記憶宮殿來梳理,思路清晰不費力。

2.聯想圖像增記憶,印象深刻難忘記。

3.分塊整理大信息,條理分明不可逆。

4.間隔複習防忘記,記憶牢固又詳細。 

5.模擬練習不可替,融會貫通放心地。

6. 睡眠運動為上計,正向專注登高第。

..........

公元前 605 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打耶路撒冷,擄走但以理與其他猶太貴族少年,並對這些少年們進行三年的密集訓練,要求他們學習巴比倫的語言與文學。但以理在三年內學會完全不同的語言與文化,並且還能夠分析夢境與異象,顯示出他極高的理解力與靈性洞察力,他的表現:「勝過一般人的十倍」。但以理不只是聰明,而且還擁有記憶、理解、應用與智慧的綜合能力。但以理學習的秘訣是:依靠信仰與自己不懈的努力我們的大腦不是「不夠好」,而是「還沒有被正確使用」;透過正確的學習策略、使用適合自己的記憶法,我們可以「解鎖我們的大腦,就是這台超級電腦的潛能」。

不知不覺又到了我們Podcast的尾聲了,不曉得您聽了今天的內容有沒有什麼收穫呢?記得找時間操練一下以上準備考試的六個步驟。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您訂閱並分享給可能也有需要的人。

祝您從今天開始更留意自己的學習與記憶,以便能夠發揮最大的學習果效,祝您平安喜樂,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