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媽成長營(廣東話讀書會)
《爸媽成長營》是一個廣東話Podcast,專為渴望成長的爸爸媽媽而設。我們透過分享有關育兒、情緒管理和財務自由的書籍精華,幫助父母在繁忙生活中每日進步1%,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爸媽成長營(廣東話讀書會)
如何讓孩子學會投資?用 3檔 指數基金 教孩子投資理財!| 《我八歲就會自己賺錢》閱讀筆記(上) | 廣東話 Podcast | 莎莎說書
⭐ 記得訂閱《爸媽成長營》,並給我們 5 星好評!⭐
幫助更多家長學習簡單實用的投資與理財知識!
📖 本集重點:
這一集我們來聊聊 《我八歲就會自己賺錢》(How a Second Grader Beats Wall Street) 這本書,作者 Allan Roth 是投資顧問與會計師,他用最簡單的方式教 8 歲兒子投資,結果竟然打敗 90% 的華爾街專家!
本集你會學到:
🔹 小學生都能學會的 3 檔 ETF 投資策略
🔹 低成本 vs. 高成本投資,為什麼費用比比報酬更重要?
🔹 4 個簡單投資紀律,讓你穩賺市場長期回報
這些方法不只適合小孩,也適合所有想學習簡單投資的家長。
投資不是賭博,而是管理風險,時間才是最好的複利助手!
📌文字筆記部落格-《我八歲就會自己賺錢》
https://growparentsclub.blogspot.com/2025/02/3-etf-etf-2025.html
📌 快來收聽,學會這個簡單有效的投資策略!
喜歡這集內容?
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並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並在 Apple Podcast 或 Spotify 給我們五顆星評價🌟🌟🌟🌟🌟!
~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 關注更多內容
- Facebook 專頁:爸媽成長營
- Threads:@growparents.bookclub
- Podcast 平台:在 Apple Podcast、Spotify 和 Youtube 搜尋「爸媽成長營」
- 聯絡我們:growparentsclub@gmail.com
Hello各位Daddy Mommy
如果你跟我一樣
喜歡透過學習突破自己
記得訂閱我們這個頻道
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理財
情緒管理和個人成長
成為更好的父母
歡迎收聽爸媽成長營Podcast
我是莎莎
今集要為大家介紹的書叫做
How a Second Grader Beats Wall Street
是一本金融的書
它中文的譯本是
我八歲就會自己賺錢
作者是Allen Roth
他是一名會計師
也是(大學)金融系的教授
他也是Wealth Logic 投資顧問公司的創辦人
本書的副標題當初很吸引我
他說任何人都能夠學會的
三檔指數基金投資法
只要投資這三個指數型的基金
設計自己的組合
就能買下全世界
賺錢就是這麼簡單
分享更多之前
我先帶一個頭盔
今集的Podcast純粹是
書籍內容分享和我個人的想法
是教育的用途
並非任何投資建議
作者在書中的起頭
就很大膽地說
如果你能夠成功跟隨他的方法
你每一年個投資組合
最少增加3%至4%的報酬率
這個數字可能聽起來不多
但平均每一年多1%的回報
其實它在10年之內
可以早三四年幫你達成目標
如果你一出社會
就跟隨他的提示
你基本上可以做12至16年退休
這本書是我移民前
最後一次收到消費券的時候
進入誠品買
我所有消費券的錢
都是花在誠品上
這本書我知道
我女兒三歲未能用
但我知道我移民後
很難再買到實體的中文書
亦如何跟小朋友說
經濟學一直是我很迷惘的事情
所以我想透過這本書
去學如何跟小朋友說股票
又或者家長如果你是完全沒有概念
對於投資股票
或者你曾經有投資過股票
但永遠都很常常虧損
都可以聽這本書
今集會跟大家分享三個重點
第一就是如何跟小朋友解釋投資
第二如何用三隻ETF
就可以買下全世界
還有第三
教育小朋友遵守四個最簡單的原則
我必須說
看到這本書的中文封面時
我看完第一章後
我有一種失落
因為書中的內容
並沒有我期待
那麼多生動比喻的方法
去跟小朋友說
因為作者說
在愛因斯坦說過
只有大人在一個非常明白
一樣東西很透徹的情況下
才能夠跟一個八歲的小朋友
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去說
每一個小朋友都可能很獨特
所以作者期望家長
才學懂一些基本的道理
非常透徹
在書中
他說他第一樣跟小朋友說的東西
就是用不完的錢
就要想辦法放在一個增值的地方
因為錢是會貶值的
他說得非常簡單直接
就好像跟小朋友說
吃不完的食物要放在雪櫃裡
不然會變壞
就是這麼簡單
一個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跟我老公
去到兩三年前幾十歲
才開始做這個練習
因為在我出社會之後
銀行一直都是低利率政策
所以我完全沒有想過
其實錢可以放在哪裡
沒有那麼貶值
直到兩三年前
蘋果出了一件東西
叫做Apple Saving
它剛剛發佈的時候
Promise有5%
就是一個
Flexible的Saving Account
所以隨時用錢都可以
到現在我也有保持
現在大概四點多
我覺得這件事是很方便
但是這幾年的體驗
讓我跟老公感受到
原來被動收入就是這麼簡單
把錢全部扔進去
每個月就多幾部iPhone
第二個作者教兒子的一個Formula
就是只記得
10%等於七年
如果你今天放$10在一個戶口
每年平均會增值10%的話
七年之後你就會有多$10
記住10%七年等於一倍
他兒子當時聽到就很開心
覺得如果七年之後
我就有多$10
我就可以買到很多東西
我要把爺爺媽媽給我的錢都放進去
他說當他勾起了兒子的好奇心的時候
兒子就有興趣知道
究竟把他的利是錢放在哪裡
可以每年都增值10%
爸爸就說其實你只需要買三隻ETF
就可以做到
每年有10%的平均回報率
他用復活蛋來解釋ETF給兒子聽
就是如果你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上
如果你摔倒
你所有的雞蛋就會沒了
但是如果你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上
有什麼事你都還可以有很多雞蛋剩
所以你應該要把雞蛋放在越多籃越好
才可以買到全世界減低風險
他首先跟兒子解釋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基金指數
是掩蓋了整體美國上市公司的股票
這個數字他當時就說是VTSMX
其實換著現在應該他會建議VTI
他跟兒子解釋
除了這個指數之外
也有另外一個很popular的指數
叫做S&P500
就是美國最強的500間公司
但是他這個好像排行榜是會改變的
每一年會踢走幾間公司
又會加入幾間公司
這些加加減減會造成開支和稅務的問題
所以他覺得買VTI的基金指數
是會比買S&P化算
我要提一提大家
這本書是2007年出的
很多的數字到現在已經是不一樣的了
現在S&P的ETF
好像VOO和VTI
他們的收費都是一樣
所以我覺得對於散戶來說
分別其實不是很大
第二他問了兒子一個問題
就是兒子你覺得明年哪一個國家
經濟會跑贏
會成為贏家
兒子就回答他
我不知道
我只是小朋友
然後他就說你實在太厲害了
就是不知道就是正確的答案了
你比很多專家更厲害
我很深刻作者說了以下這兩個說話
他說這個世界只有兩種投資者
第一種就是清楚知道自己不知道將來的投資者
第二種就是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將來的投資者
大家明不明白?
他就跟兒子說
其實華爾街的專家和你這個小二生一樣
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真的可能會東升西降
現在中國當年07年
中國很強
印度都在急起直追
不知道美國什麼時候可能會被人追過
所以我們部分的股票配置
應該放在整體國際股票市場的基金指數裡面
當時他提議VGTSX
我覺得現在的基金已經太貴了
如果換著現在的道理
應該就要suggest VEU
是最便宜的國際股票市場指數基金
今集所說的所有的股票代
或者我也整理了
現在2025年
去說這三種ETF
哪種ETF是最便宜的
那個Expand Ratio是多少
我都會放在我的文字筆記
在資訊欄就會看到
第三個介紹兒子認識的ETF
就是整體債券市場指數基金
就是告訴兒子
其實除了買了
成為全世界的股東之一
之外
你還可以成為一個債主
下一集會跟大家分享更多關於債券的東西
他跟兒子討論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配置這個百分比
砌這個投資組合
他就說覺得10%
放在這個債券市場的基金就足夠
它不會代表很多利潤
你純粹是減低風險的作用
剩下的90%怎樣分呢
當時兒子正在學分數
他很快就跟一個想法相關
就說三分之二在美國市場
三分之一在國際股票市場
所以他這個組合
60 30 10的一個投資組合就砌出來了
他們兩父子
跟兒子的這個投資組合
是震撼了華爾街的當年
那為什麼呢
背景就要說回
在投資市場
有一個詞叫做消失的十年
就是如果你在2000年開始買股票
那筆錢放到2009年
是沒有增值過的
因為當中有發生過
科技泡沫和金融風暴
剛剛他出這本書的時候
就是發生金融風暴之前出的
他這本書裡面
很多數據都顯示
他這三個股票的ETF組合
無論是一年看
五年看
還是十年看
都跑贏S&P
就是因為這件事震撼華爾街
大家得出一個結論
就是原來分散投資的重要性
和長期投資的重要性
他就說當年很多的基金組合
看起來好像有很多公司的股票
但實質上
全部都著重在科技股
所以當科技泡沫的時候
其他人投資組合大跌
他站在這裡就贏了
我也有問過ChatGPT
如果他現在的組合
放在剛剛過去的十年
又會是什麼表現呢
Chat GPT跟我計算之後
他就說其實是跑輸了S&P
過去十年S&P
那個平均回報大概是13%多
但其實他的投資組合也不錯
他和兒子Promise
都是做到10%的回報
接下來
作者跟兒子分享四個遊戲規則
非常會計師的頭腦想出來的法則
第一
他就說
低成本就是王道
投資不是玩夾公仔機
不要一直在這裡送錢給別人
他兒子曾經沉迷過玩夾娃娃的遊戲
他就問
你那次經歷過很多次的失敗之後
你得出一個結論
其實在夾娃娃遊戲
哪一個是贏家
他兒子已經懂得回答他
就是那個Owner
他就跟兒子說
剛才我們不是說到
如果你把錢放在這個組合裡面
每年增值10%的話
你七年後就有多10元
但我有一個壞消息跟你說
其實放進這些投資的組合的時候
我們有機會
是要給費用的
給年費手續費
他們可能會收到你2元
所以你以為七年後
你能夠代到那10元
只會剩下8元
有第二個壞消息跟你說
就是這個世界還有稅
政府會抽稅
所以政府可能會拿走你2-3元
其實你剩下不多錢
他說他兒子聽到的時候
好像漏氣的氣球一樣謝晒
他就跟兒子說
所以爸爸想教你
怎樣可以由給2元到只給2毛錢
作者有一個解釋
這個世界有兩種投資
一個是主動式投資
一個是被動式投資
好像退休基金教育基金
或者保險
還有不同的Mutual Fund
都是別人去管理你的投資組合
要收很貴的年費
給華爾街的金融從業者
而主動式投資的時候
你可以選擇哪一句ETF的費用最便宜
2025年的我們更幸福
很多ETF的年費比例已經到達0.03%
他兒子當時就問了他
其實我們的戶口一直在送錢給華爾街的專家
他們會為我們提供什麼服務
然後他爸爸就回答他
沒有
基本上如果你在香港買MPF
或者美國公司的401K
其實是要被迫付很貴的費用
所以如果在美國離開一間公司的時候
你就有權可以將你過往在舊公司的401K
去Rollover去IRA Account那裡
做一個主動式的管理
作者就說散戶輸家通常有兩個特質
就是他們第一
不知道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錢在自己的投資組合
不清楚所有的Hidden Fee
第二就是有些散戶
他們相信多給錢專家
他們得到的報酬就會越多
但事實上大部分華爾街的專家
他們的投資組合表現都低於S&P
而且他們都收取很高的費用
變相你自己的報酬就會減少
我自己大概在2018年的時候
開始看書學投資
我第一個看的投資書是宮城出的書
在當中學了很多投資的概念
以及基本分析
學會怎樣看年報
自己做Excel去分析
但我沒想過買不同的ETF的時候
原來是有這些Hidden Fee
我看這本書才會的
可能如果你已經懂
你覺得我很傻
但我當時真的不懂
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才懂得去格價
然後去轉倉
第二個簡單法則就是
不需要給的稅
不要傻傻地去付
由於這本書說的稅的問題
是很針對對美國住的朋友
所以我會留待下一集尾才說
第三個簡單法則就是
Buy Low Sell High
趁減價的時候才買東西
不要被情緒主導
做出錯誤的決定
在低位的時候因為太害怕而出貨
就像他兒子的個案
基本上他是用父母及grandparent的錢買
算是一個lumsum投資
不能用平均買入法
所以他兒子很有耐性
每次等到特價時段才會買入
第四個建議給兒子就是
什麼都不做你就能成功
就是我們所說的長渣(Hold Long)
不要經常盯盤
不要相信任何人說的話
你就會穩賺
很多人嘗試說自己是專家
能夠打敗市場
跑贏S&P
你記住很多難以置信的事
就是幻覺
千萬不要相信
最後就像巴菲特這樣跟兒子說
你只要擁抱爸爸說的
這四個簡單法則
不要在金錢上做傻事
你就會成功
就像巴菲特說的
第一不要輸錢
第二不要忘記你第一個法則
我覺得這本書特別的地方
就是會計師的mindset
在可以控制的地方
增加自己的回報率
作者勸勸各位讀者
放下成年人既有的偏見和迷思
試試用一個8歲小朋友的眼光
來看投資
這本書出街的時候
他兒子已經是小五生
他也有份寫了一兩篇紙
跟其他大人分享
他說其實投資不是真的那麼難明
和那麼難掌握
只是大人想得太複雜
他有個建議給大人
如果你看股票上上落落的時候
很緊張的話
不妨好像他這樣看海綿寶寶
不要在投資上做傻事
我又有一位朋友見證過我
怎樣從第一年開始看書學投資
到之後經歷過兩次
股票大跌
他仍然沒有影響我的投資組合的利益
到現在第六年
他形容我覺得我的成功之道
就是我是一張白紙很單純
然後我看完書之後
可以很簡單地擁抱這些簡單法則
不透過情緒化去執行
除了看書之外
另外一個令我投資成長的地方
就是我有追蹤Coco哥和阿豬的Patreon
在他們兩位身上
我學到Coco哥說
最重要你找到一個投資方法
是你自己睡覺時能夠睡著
而是在最近一年多我才追蹤阿豬
他就在說
我以前不是一個大粉絲of ETF
他就說有些人可能像我這樣
做基本面分析或者技術分析
你可能覺得自己很厲害
跑贏大市
但是其實他說你問一下你自己
其實你那個的投資總額多少
真的要影響生命的話
你是要多很多錢
幾百萬一千萬這樣聽下去
當我要和我老公或者我媽媽
去理他們的投資戶口的時候
我是真的很膽小的
所以在這份簡單投資法
我覺得很適合我
但是我也沒有完全跟隨
去講的那兩隻股票
因為我覺得已經是十六十七年前了
我自己覺得經歷完疫情
我感受到一句說話叫做
Winners take all
還有Don't bet against America
再加上現在AI的trend
我就比較喜歡買
S&P的Index和Nasdaq的ETF
其實他之前這本書說的那個憂慮
其實都已經沒有了
就是S&P的ETF
當年是比整體美國股市ETF貴
現在都沒有了
還有這15年左右
賣S&P的表現都比說VTI好
但是如果你正正覺得
AI會好像當年科技泡沫這樣發生
你也可以不妨參考一下這個方案
可能你也會成為下一個贏家
下一集我們會分享
作者有介紹多兩隻ETF
可以增加這個投資組合的分散性
還有回報率
還有怎樣選擇低成本的債券
定期
還有怎樣可以付少一點稅
如果你喜歡這集的內容
記得留言告訴我
你學到什麼
給我一點心心手指公
我做這個Podcast最大的動力
就是可以跟同類的父母一起互動
大家記得訂閱我這個頻道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我是莎莎
我們下一集再見
拜拜